2011年6月2日星期四

【东方日报】认为待遇理想者是0%

《独立》总编辑庄迪澎在【钱,我们是这样省着用的】解释了扣除汽油、手机、网络和电脑津贴,同事平均所得仅为马币2650元。如果算计所得税、公积金、社险,实收为何?迪澎做出这个反问:假设以刚毕业新人马币两千五百元薪金(含津贴)为例,7.6年后只加了马币一千元,等于平均每年加薪仅马币131元。扪心自问,这个加薪额度算高吗?……

华文报章的工作者长年都是在「以面包、快熟面充饥」的困境中挣扎,对比城市的通货膨胀,报人的所得往往捉襟见肘,入不敷出。 2000年12月19日我在《南洋商报》发表〈专业报人·专业待遇〉引述的这一段话,典故出在《建国日报》。 1986年《建国日报》停刊,员工行动委员会主席黄明来先生向外公告此事,他当时正是这么说的:「员工半年来苦撑,大部分靠举债度日,以面包、快熟面充饥,但终于陷入失业、前途茫茫。」

时过11年,编辑和记者的专业待遇因为《独立新闻在线》面对停刊的危机,遭到责难。 《独立》总编辑庄迪澎在【钱,我们是这样省着用的】解释了扣除汽油、手机、网络和电脑津贴,同事平均所得仅为马币2650元。如果算计所得税、公积金、社险,实收为何?迪澎做出这个反问:假设以刚毕业新人马币两千五百元薪金(含津贴)为例,7.6年后只加了马币一千元,等于平均每年加薪仅马币131元。扪心自问,这个加薪额度算高吗?……

高与不高,都是陈年不变的问题。陈亚才兄主编《当代马华文存·80年代社会卷》(吉隆坡:马来西亚华人文化协会;2001)收录《文道月刊》的〈华文新闻从业员的素质、待遇调查结果〉透露了这个困窘的本相: 「除本分工作,有兼职者占28.12%。其中77.78%是为了维生,也就是因为薪水不够维持生活而不得不兼职。……其中认为待遇理想者是0%,不过认为待遇不理想者却也不是100%,而是65%。」(页288)

不得不兼职的职工所占的百分比,除了足以说明了行业艰难之处,我们也从中可想而知,每一个同事都确实在燃烧自己:一个面包、一包快熟面,就是一餐。 《文道月刊》1982年7月卷的文章〈他们是否被亏待〉因此评述:「说编辑、记者穷一辈子也不是没有根据的,华文报的总编辑,基薪是1千4百到3千5百元左右,全国最高薪的记者也不过是拿1千455元,这还是服务了23年的老牌记者所得的待遇。」(页274)

时至今日,不论服务了23年的老牌记者所得会是多少,「其中认为待遇理想者还是0%」吗?扪心自问,大家或许就能体会当前华文报章的工作者仍在「以面包、快熟面充饥」的困境中继续挣扎。

2011.06.02

1 条评论:

moot 说...

为何在自由办报的国家, 平面媒体的工作者,反而跟得上市场的薪水?

这市场经济的问题, 本地平面媒体,敢碰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