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25日星期三

东方名家:读《破碎的中文,支离的文化》有感

吊诡的是,在这种败象毕露的纷围下,自诩华教领导机构中人,不时发出动听的调子:「中国迅猛崛起,国富民强,中文有价,带动了我国华教事业形势一片大好……」,远景是否如此尚未可知,企图心却明显:转移视线,唱唱高调,把焦点大而化之。

老骥

陈良先生在【破碎的中文,支离的文化】一文中,细说了本地中文报章无时无日充斥着破碎中文,到了『难以卒读』『惨不忍睹』的地步。并指出这「已经不是纯粹的语文问题,而是暴露了整个华社严重的病态问题。」甚至下重话说:「今天的华社已无法拼凑出一幅完整的文化图像来」,「这事已经快到『动摇族本』的地步了。」

读了真令人心酸,也确实说出了不少人憋了很久的内心话,因为现实就是如此。既然这事已到了这种地步,牵涉的方面又广又深,已不是报社一方所能应付得了。

就说:「整个华社严重的病态问题」,首当其冲的就要碰上教育政策这个死角。在我国数十年的单元教育政策下,华文教育是一锅温水中的青蛙,只等着看这温水几时升到沸点。虽说在政府中有华基政党声称要为华族权益力争,但几十年的事实说明那只是泡沫承诺。所做所为只是为霸权政策谗言献计,开道护航。

火头起了就去灭火,火头暂熄就修修补补涂脂抹粉,对这类所协商争取,还能信赖什么?

为了在逆境保住华教的生存和发展,当年的华教人士领导着一场华教运动,前扑后续奋战了几十年,无奈屡战屡败,九十年代后已日渐式微,至今落得只运不动。而那变了质的所谓华教领导,华团领袖都逐渐成了隔夜饭团,又酸又霉又糊。我们还能指望什么?

像这种教育制度和社会现状包围下,我们的新生代成了陈良先生形容的「说起话来经常语无伦次,做起事来则毫无章法」的糊涂虫,我们又能寄望什么?

吊诡的是,在这种败象毕露的纷围下,自诩华教领导机构中人,不时发出动听的调子:「中国迅猛崛起,国富民强,中文有价,带动了我国华教事业形势一片大好……」,远景是否如此尚未可知,企图心却明显:转移视线,唱唱高调,把焦点大而化之。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