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灵中学前校长陈充恩于1952年2月4日下午3时左右,开车前往槟城中路槟华教师公会开会,刚抵达即遭潜伏该处的凶徒枪击。子弹由左耳后入,右耳前穿出,当场死于非命。事件轰动整个马来亚社会。大家都谴责当时的马共没有人性,使华教损失了一员中流砥柱的精英,华教的战士。马共威吓要杀害陈充恩校长呢?这谜团一直是华社想不通的。
直到50多年后,马共总书记陈平在《我方的历史》一书中,坦承事件是他们所为。不过,声明并非中央下的命令,而是某县委在接获一学生活跃分子告发「陈充恩也是警方线人」后,「决定消灭」他;并说「这么多年来,我一直致力于寻求确凿的证据和文件,以便证实那名学生活跃分子对陈充恩的指控,我没有找到……他被杀对马共事业不利。」很显然地陈平这番话,至少指出其下属在处理陈充恩事件情报患了偏信错误,没有查证以致决策失当。
陈校长被杀真相虽大白,但沉冤未雪。挚友程道中认为,真相的背后并不那么简单,一定别有隐情。于是他翻箱倒箧,从钟灵中学的历史挖掘以找出端倪。根据他《钟灵接受特别津贴事件纪实》的记载,这事或与当时英殖民政府有关。
随着二战结束,英人重掌政权,不惜与昔日盟友--民间抗日武装反目成仇,还兵戎相见。由于这股反英力量多为受华文教育人士,殖民地统治者遂一口咬定华教是滋长反殖思想的温床,是动摇其殖民统治的罪魁祸首,把消灭华教列为剿共、灭共和保卫殖民政权的一环。华教成为眼中钉。主意定后,殖民政府接踵推出旨在摧毁华教的政令,背地里还施展暗渡陈仓招数,钟中不幸被锁定为其中首要目标,因而首当其冲。
殖民政府为落实其政策于1951年5月26日,教育阁员拿督都莱辛甘与提学司威菲尔氏联袂自临钟灵视察,并当场通知校方将派遣人员驻校当顾问。
7月24日,教育部副提学司路易斯氏莅校视察,适陈校长于两天前自英伦考察教育完毕抵槟。校内随后遂盛传路易斯氏此行乃邀陈校长出任教育部高职,但被陈氏婉拒。
鉴于1951年政府发表《巴恩报告书》,却不是只谈马来文教育,而是超越权限干涉其他源流学校。报告书只建议设立以英文或马来文为主要教学媒介语的学校,废除其他源流学校。
华校面临消灭危机,报告书受到华社激烈反对。为了集合力量维护母语教育,华校教师于1951年8月24日在吉隆坡福建会馆召开全马华校教师公会代表大会,研讨《巴恩报告书》,大会还议决成立全国性华校教师组织,俾统领华教事宜。
12月25日,马来亚联合邦华校教师总会于雪兰莪中华大会堂成立,陈充恩被推选为首任主席,争取华教权益。陈充恩校长以教总主席身份,在1952年2月1日下午5时假钟中会议室召开首次理事会议,7时30分散会后还在私宅欢宴各理事。想不到在2月4日即发生陈充恩校长被狙击的事件。
接着下短短2个月内,路易斯氏于3月14日及5月14日两次视察钟中,是钟灵变质,接受特别津贴的前兆。从陈充恩拒任政府教育部高职,至为华校生存而任教总主席,无论如何都不会有背叛华教的行为,也不会当警方线人。他的死,明显是中了他人借刀杀人的反间计。以此杀一儆百,警告华教人士,也致此钟中屈服在他们的淫威下。后来接受改制的汪永年校长只不过是他们的棋子而已。
道中兄一语道破:充恩校长之死,马共帮了殖民者一个大忙,即为其收编钟中的图谋,移走了一块最大的绊脚石。
来源:东方日报
作者:胡万铎
日期:2011.11.27
7 条评论:
但是胡老却没道出陈充恩校长一路来反共的历程?
早于1952年被阻击时陈校长已有多次受到马共严厉的警告了!
看来看得懂上面文章的只有匿名大大一个人吧鸟。
我的疑问也是如此,如果没记错,陈充恩是国民党出身,他的立场是倾右的。
至于当时林连玉主导的教总对陈充恩如何,这个我需要去问问一些前辈的意见。
借刀杀人的说法有待斟酌,可是也算是一种合理的推测。
陳校長之死是所有鍾靈生心理的一個疑問。
但所有可以提供資料的人多已經不在人世。
在本地,干一些保护古迹历史的很多,可是,华社做的历史记录却几乎少得可怜。
许多人到死还是不愿把实情道出,为的只是『不要伤害这些人还在世的家属』。
可悲啊~
有是陰謀?港劇看多了,似乎讓人感覺到想減輕馬共的罪名。
~555
殖民地政府能成功用渗透马共,然后用计借刀杀人, 也和马共内部权力腐败,崇尚于暴力有关。
博主如晤,
其实钟灵的成立当时皆有浓厚的政党色彩,许多师生们都会加入当年老蒋的国民党。
钟灵师生1938年至1945年间参与抗日援华、抗日卫马运动中的贡献也成为旧时代钟灵学生引以为豪的事迹。一些钟灵师生甚至返回中国进入黄埔军校。随后的1949红潮成立却使到很多的反对思维衍生,进而立为陈公冲恩绝对的反共声浪。
不客气的说当年的共产党皆为些罔顾咱伦理之辈,人皆可诛之!
六十六至六十九年之文革固把很多无辜饱学之士凌迟至死,更把太多的中华文化给毁于尽至,働心难述。就只好述之为浩劫?
六十九年终我含愤追学海外亦终难以释怀,至今亦以历历在目当年聚会临别时满腹辛酸。
时过境迁,回望奈何,何奈?难难难表寓矣。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