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30日星期四

叶新田的隐议程

出处∶当今大马
作者∶李万千
发表日期∶2008年10月28日 2点19分

(本文为作者于27/10/2008在马六甲新纪元事件讲座会上的讲稿)

(一)从诉求事件说起

发生在2006年董总不续聘莫泰熙事件和目前的新纪元风波,其实并不是孤立的偶发性事件。这是董总主席叶新田,经过精心部署的隐议程的全面落实,其目的就是不择手段地要把被视为其「异已」的莫、柯等坚贞华教运动领导干部及他们的支持者,从华教最高堡垒中清除出去!

这事可追溯到郭全强等董教总前领导人,在处理发生在2000/2001的诉求事件受挫后的局面。当时,董教总领导层由于被首相马哈迪医生「秋后算账」、硬套上「共产党」及「种族极端分子」的罪名,及在巫青团嚣张的种族主义气焰的打压下,无法站稳立场,同意搁置7项大选诉求。此后,董教总领导人采取了去政治化的退却策略以求自保,最明显的是在2004年大选前一反过去的作法,宣布董教总在该届大选中采取中立,不提出任何诉求。结果国阵大胜,董教总失去了它鲜明的斗争立场。

董教总转向后,加上在处理某些决策问题上产生内部分歧,当时董总主席郭全强(叶新田为署理主席)与向来关系密切的莫泰熙及柯嘉逊就开始疏远。加上年事已高,莫泰熙开始物色适当的接班人,准备退休;而柯嘉逊也曾向报界透露,有意到外国深造。结果是郭主席以健康欠佳为理由,先行引退。

叶新田接任董总主席后,由于他的左翼背景与草根出身,曾被寄以厚望,俾重新摆正华教运动的方向及改善董教总领导人与莫、柯等人的关系。想不到叶新田有负众望,无法以大局为重,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除了缺乏鲜明的立场和方向,及与时俱进的斗争策略,叶新田也欠缺作为领导人应有的魄力、风范和气度,处事用人也常有偏颇。在这种情况下,他与莫、柯等人渐行渐远,责任也不全在莫、柯两人。但叶新田不善反思,只会一味地埋怨和责怪莫、柯等人「看不起自已」及「权力太大」等。作为领导人,叶并没有主动设法加强沟通,改善关系,而是酝酿和部署了要去掉莫、柯两人及其支持者的隐议程,分两步加以落实。

在2006年,叶新田已经成功地把老莫迫走了,也造成秘书处流失了一批年轻的干部,这是第一步。几个月前,叶再向柯院长发难,这是第二步。如果得逞,那么,他就可以做到敌人想做,但一直都做不到的事—— 把莫、柯及其支持者从华教的堡垒中彻底清除出去,应验了堡垒从内部攻克的说法!

(二)对付莫、柯,手法雷同 

在2006年决心去掉老莫的时候,叶新田首先结集了秘书处一些不满老莫的保守力量,向外发放了很多批评莫的片面之词:说他如何迫害老干部,如何权力过大及自以为是不可被取代的等等,以打击老莫的威望和形象。但并没有具体向老莫说明他所犯的错误,让他有答辩的机会。接着就成立人事征聘小组,干预和剥夺莫作为首席行政主任的职权。

叶新田强调老莫不肯退位。但当调解人与老莫讨论时,却发觉他同意卸任,只是强调应先解决接班人的问题,而且遴选标准应制度化和透明化。当时几位调解人都认为老莫从首席行政主任职位上退下之后,以他的能力、经验和意愿,董总应可安排另一适合的职位,让他能够在华教队伍中继续扮演他的角色!

新田最初同意,后来却不愿意安排,而且在找到接班人之前就迫不及待地要老莫离职,以三人小组取而代之。这种粗暴的处理手法,引起了秘书处一些年轻主任的不满,打击了他们的士气和造成一批人才的流失。

这次对付柯博士也是采取雷同的手法,只是重施故技,很快就引起了反弹。新纪元理事会准备成立征聘小组,以剥夺院长的职权时,就引起了院长、讲师代表、学生代表及列席主任的反对。

这才是理事会不让主任列席的真正原因,尽管主任列席是学院成立以来一向的惯例。可见,强调所谓法制,所谓理事会主权等,都是伪问题,真正的问题是叶新田要落实除掉柯博士及他的支持者的隐议程,主任列席可能会破坏他的计划。

只求目的,不择手段,就是叶的信条。于是什么学科认证问题、出现「令人不安」的财务情况、行政能力与人品问题、隐瞒申办大学「失败」等莫须有的罪名,都先后被炮制出来或加以扭曲和夸大,有的还成了有待揭发的「秘密武器」,闹得满城风雨,即使损害新纪元学院的声誉和学生的利益也在所不惜。

最荒唐的是要柯博士去「应征」院长职,而且声称这是下列两种意见的「折衷」即:
(一)没有柯院长新纪元可能会垮掉;
(二)质疑柯院长的行政能力和人品。顾兴光说第一种意见就好像说「没有叶新田董总就可能会垮掉」一样,根本就不能成立。

第二种意见就像是「喷他一脸血」之后,才叫「柯孙子出来应征」,旨在羞辱别人。

更绝的是,柯博士若不自取其辱,将来就会被说成自动放弃,与人无尤!老莫当年就是被说成自愿离职的。由于柯博士看穿他们的脆计,所以表明接受沈张两顾问建议,愿意留下来继续服务,但不会重新应征,却被说成「不合逻辑」!

(三)四面楚歌 

事情的演变令人焦虑,不少华教元老、法律顾问、前领导、现有领导、华总、校友联总,留台联总、留华校友会,吉隆坡教师公会、各华团和公民团体,甚至越来越多的州董联会都支持沈慕羽和张雅山两华教元老的主张,吁请新纪元维持原状,续聘院长,着手处理各项内部矛盾。

更重要的是,除了24名主任、讲师代表和学生代表力挺柯院长继续担任院长之外,29名新院讲师也发表了联署文告:
「吁请董事会以恢复家长信心、稳定校务、顺畅交接、恢复董事会威信为前提,在现阶段继续聘请柯院长直到提出令院内教职员与学生接受的人选和方案为止。」

学生会也曾发表文告乐观看待董事会需要柯院长的服务。相信大多数新院学生也会欢迎柯院长继续主持院务。

另一方面,理事会成员张光明博士在一个讲座会上,公然炮轰柯嘉逊院长,对他作出各种指责。在场的柯院长两度向他发出挑战:向听众播放有关理事会议的录音,如果证实张博士的指责属实,他愿意立即辞去院长的职位。但若张博士的指责与录音所显示的事实不符,那么,张博士也必须辞职。

张博士竟然做了「缩头乌龟」,让自己的人格在出席听众的见证下,彻底破产。柯博士曾就此事要求理事会主持公道,但不受理会,显示理事会欠缺面对问题的道义力量和公信力。

董总总务高铭良,也是这次倒柯的急先锋和主要发言人之一。由于他的所作所为不为马六甲董联会所认同,结果在最近改选中被拉下马,他在董总的代表权也接着被取代。

董总的另一位主要发言人,即其署理主席及吉隆坡尊孔董事长邹寿汉,由于偏袒倒吴建成校长(他是支持柯博士续任的)的无理取闹事件,引起反弹,在改选时也和尊孔署理主席叶新田一齐落选。董总前领导人黄仕寿、刘锡通、苏林邦、陈松生及蔡庆文等甚至联名吁请叶新田自动引退。

在这种四面楚歌的情况下,叶新田还是要蛮干到底,他到底想把董教总带去那里呢?

(四)改革与转型的契机

学者庄华兴指出,新院事件凸显了华教运动转型的困境和契机。他说,在这个十字路口上,一些领导人无法适应转型的需求进而抓狂(amok)。他们心里十分失落,只能单方表述,就枝枝节节的问题大做文章,斗臭斗滥。因此,他认为,在这个历史转捩点上,不是破镜重圆的问题,而是必须面对转型的矛盾和对立。华教领导应当有勇气担当推动转型的角色。谁能提出建设性策略,谁就是领航者,没有永远不变的最高领导人。

其他评论者如黄进发、傅向红等也强调办学理念和制度化及制度改革的重要性。进发指出双方根本的分歧,在于董事部与行政人员的组织关系与权力分配。向红批评原有关键的管理制度争议,已转成了人事斗争,并归因于权力张狂,大学理念缺席。这些都不无道理。

但若把「保柯」或「挺叶」都简单地嗤之为纯粹的「人事斗争」,各打50大板,只把目光紧钉在脱离了具体的「人」或「事」的、抽象的「理念」和「制度」上,那也可能是脱离实际的作法。

因为任何理念的落实或缺席,制度的建立或破坏,都离不开具体的「人」和「事」。换句话说,「保柯」的目的,就是要挫败叶新田的隐议程;而「挺叶」的结果,就意味着叶新田隐议程的全面落实,其结果必将导致个人权力进一步的张狂,及大学理念与现有制度(虽然有待深化和改进),可能遭受进一步的破坏。

叶新田欠缺理念和公信力,无法扮演有如庄华兴所要求的「导航」的角色,已是不争的事实。其中最为突出的表征,是他本身不敢面对问题,也提不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他通过代言人只能在「枝枝节节」的问题上纠缠不清,间中还穿插一些「震惊」之类的作秀,或恫言要抖出更多的「真相」来吓唬人。一切的一切,就是围绕着一个目标:柯嘉逊一定要走!

更遭的是,他所重用的那几位在评论界颇具争议性的作者,已经成功地把他描绘成「新纪元私人有限公司」的实权大老板。新纪元事件,在他们笔下,只是简单的雇主和雇员的关系问题。他的好友黄某还进一步把这种关系比喻为主奴关系!整个事件,被定性为柯院长等人导演的一场「闹剧」,只要把柯院长奚落为一文不值的二毛子和混口饭的人,只要抬出尊重老板的「主权」,天下早就太平了!华教运动被糟蹋到这个地步,叶新田还要逞什么强呢?!

(四)几项呼吁

最后,笔者想借此机会发出几项呼吁:

一、不论马六甲、森美兰和柔佛州三州董联会订于10月30日召开的紧急特别代表联席大会,是否顺利召开,各州董联会都应果断地支持沈慕羽和张雅山两位华教元老的主张,续聘柯博士,让新纪元维持现状,着手处理各项内部矛盾,避免华教大分裂,使亲者痛,仇者快。

二、由14位专业人士组成的所谓「独立遴选小组」不应沦为叶新田落实其隐议程的工具,串演公开征聘以迫走柯院长的闹剧。如果叶新田有尊重各位的「独立性」,就不应该把你们牵涉进新纪元的风波内,利用你们来清除柯院长,陷你们于不义。

三、君子有道,绝对不应趁人之危。若有不慎应征者,也应暂时放弃,等到柯博士的去留问题真正获得解决之后,再做决定。有利益冲突的圈内人,为了避嫌,更不该在这个时刻应征。

四、解铃还需系铃人,希望叶新田留有余地,回头是岸。否则,必须负起分裂华教的责任。

2008年10月29日星期三

毫不留情∶153条文和「社会契约」

出处∶Malaysia Today
原题∶No Hold Barred∶ Article 153 and the “Social Contract”
作者  ∶拉惹柏特拉
发表日期∶29-10-2008
翻译  ∶ECS283
是时候要检讨「社会契约」了。新的「社会契约」必须是从社会结构上做出,而不是从种族结构上做出。不然的话就别称之为「社会契约」,干脆叫「种族契约」好了。

我的煽动官司在延迟了三个星期后,在2008年11月10复庭。到目前为止,共有六名控方证人出庭供证,看来排在后面还有10到13个人。

基本上,政府觉得我那篇【把谋杀阿坦图雅的凶手送到地狱里去】有煽动成份。为了确保我会被判处徒刑,除了面对审判,我也在《内安法令》下扣留。这表示说,即使法庭判我无罪,我还是没有自由。就像买了双重保险那样,面面俱圆。

我觉得他们告我煽动是很自然的。摩西就是被控告煽动,所以他不得不出走埃及。耶稣也是被控煽动,基督教徒都认为他就是因此而被钉死。穆圣也是被控煽动,而回教徒都相信是神要他出走麦加,不然就会在当晚被谋杀。

我不是在和这三位亚伯拉罕宗教名人相比。我想说的是,即使是这三名在犹太教,基督教和回教里这么重要的人物都逃不过煽动的指控,我又算是什么东西,可以豁免呢?

在11月7日,法庭会裁决我的内安扣留是否合法。我可以说,我的自由就握在法官的手中,希望他是个青天老爷。我这么说是因为若他是的话,就会放了我,而不是政府眼中的「青天老爷」。

最近很热的话题就是统治者有关153条文和「社会契约」的声明。我觉得这是很历史性的,因为统治者从来都没有做出类似的声明。这可以说是合时的还是不应为的呢?我就不知道了。

吉打州的民联政府说要在周内的房屋业设下50%的土著固打。这也是于事无补的。为何是50%呢?还需要30%吗?或者说,我们需要固打吗?

若你不清楚这些,你应该读一读再益伊布拉欣(Zaid Ibrahim)的著作《在善良信念之下》(In Good Faith),再益在书中清楚提及什么是153条文和「社会契约」。

吉打州政府的这个做法是不符合宪法的,宪法第8条文和153条文是不准许这么做的,因为你不能强硬规定人民如何做他们的生意。

那些支持设立如此固打的人说,「社会契约」准许他们这么做。但是当他们提起这「社会契约」,他们说不出这个「契约」的条规,内容如何,谁要遵守等。

简单来说,若我不是有关条约的任何一方,我是否也要遵守?有说这条约是马来人与当年的印度人及华人移居者订下的。当然这不是白纸黑字的合约,只是口头上的契约而已。而我们都知道,口头上的契约,没有什么价值。

无论如何,在马来西亚出世,从来没有到过中国或印度的华人和印度人,是否应该遵守这他们上一代的人所订下的口头契约呢?这个契约应该要留存到几时?千年以后的华人和印度人是否还需要遵守这个在1957年立下的契约?

这里应该有一个期限。我们应该有一个时点,所有的马来西亚人都是平等的。一个几年前从印尼移居到此的人,怎么就可以称为土著,而在1400年代就开始在这里生活的华人和印度人怎么还是第二等公民呢?

是的,153条文是给于了马来人一些权力和优惠。但在同样的条文下,以及第八条文,不允许设下能否决印度人与华人权利的马来人优惠。看来有很多人都不明白这点。

我们看来也忘了新经济政策是双方面的。除了消灭种族之间的差距,也要消灭贫富之间的差距。这是无关种族的。

当我们谈到马来农夫和渔夫时,我们看来没想到华人也有人是农夫和渔夫。贫穷是不认种族的。

是时候要检讨「社会契约」了。新的「社会契约」必须是从社会结构上做出,而不是从种族结构上做出。不然的话就别称之为「社会契约」,干脆叫「种族契约」好了。

贫穷线也需要再检讨。新的贫穷线应该是马币1200元。任何人赚取少于马币1200元的,就是穷人。这表示说,许多马来西亚人是穷人。然后新的「社会契约」要维护的就是这些生活在一个月少于马币1200元的人物。

而新的「社会契约」不再是口头上的而已,就算没有纸,也要刻在石头上。这应该是一份照顾马来人、印度人、华人、葡萄牙人、伊班人、达雅人等的契约。只要你是穷人,也就是说赚取少于马币1200元一个月,你就能受到照顾。这才是马来西亚的「新社会契约」。

在我还没有登出之前,我想为了我的文章的素质而道歉。我目前的所在地并不能让我好好地打字。因此我只能专注于要点,而不是整体表现。我希望这种情况不会太久,我就能够回到大家的身边。无论如何,我被告知《今日大马》目前受到良好操控。我们下次再谈。

给读者的信 ——谈谈本地政治中,我们华社的困境

大家好!谢谢大家的留言,因为俗事缠身,没有时间好好的给大家回覆。今天我决定「破例」,写一写「原创文章」。

【西西留部落格】于2007年平安夜注册,可是到了今年三零八大选后才正式注册入搜索器。当初在论坛友人何人可的建议下,西西留设立这个部落格,当初的目的不过是为了收集自己发布在论坛的翻译文章,以免日子久了自己忘了到底自己写了多少文章。拉惹柏特拉在被扣留前,《今日大马》只有两个专栏,名为【逐鹿问鼎】(Corridor Of Power)和【毫不留情】(No Holds barred)。专栏的名字是由论坛中的ECS283大大所取名的,西西留不是原创。由于之前不知ECS208大大有在翻译,因此文章有重叠的现象。后来我们两人分工合作,西西留开始接手【逐鹿问鼎】的翻译工作,而ECS283则翻译【毫不留情】。后来在一些网友,比如说James所组织的团队的协助下,「生意」开始兴隆起来。

到目前为止,本部落格已经破了十万大关,每日的点击率大概为500人次,在一些课题闹得沸沸扬扬的时候,有时每日人数会高达千人。前两周,有访客留言说我入围《大马中文部落格祭》中的十大最受欢迎部落格,对此西西留要感激提名本部落格的人士,当然这个功劳必须归功于所有协助西西留翻译的网友们,他们是:

James、Blue、Boss DJ、FY Yiap、何人可、傻强、漫画佬大大

上面的说话仿佛就像上台领奖时的口气,其实西西留没有这个意思。入围的部落格总共有60个之多,各各高手如云,能够入围已经是一个肯定,西西留不认为自己能够获奖。目前就算是入围,也算是一种荣誉,这个荣誉,西西留愿意和有贡献过的同仁们一起分享。

西西留不写原创,原因只有一个,就是西西留没话要说。我每天所看到的言论已经够多了,我觉得没有必要在网上在摆一些自认是「垃圾」的文字。社会政治文章有很多人在写,很多都写得非常出色,其中像赖绍光的《赌懒公会》,奶茶的《倾诉台》,杨善勇的《大题小作》,专门找屎的颂勤《茅厕点灯》等等,不胜枚举。

翻译也是一种文体,当然翻译文学所需要的不止是对英文词句的结构性掌握,跟重要的是如何对相对的词句结构对比中文中的习惯用法。在英文文学中,也和任何的文学一样,每个人的笔风不同,如何迁就不同人的风格并不是这样简单的一回事。因此,翻译文学作品往往比中文创作的难度还要高。

在翻译文学中,名词的定义非常重要,尤其是在类似《今日大马》的【逐鹿问鼎】专栏中,所出现的文章往往牵涉很多的公文、法律字眼,甚至是地方上的人物名字。在英文和马来文中,其相似之处在于两者都是拉丁文体系,在交叉巫英翻译时,地方名称、人名和地方组织,甚至是商店的名字都是直接套用的。可是在中文中,这一切都需要获得重新命名,很多时候,西西留必须打电话问人,或是请教记者之类的,才能够搞清楚。在新闻中,我们往往会看到一些华裔的名字都是记者使用译音的方式写出的,换句话说,在这个国家中,你我的名字正式来说不过是一桩毫无意义的拉丁单字所组成。林祥才在2004年推出《华语规范理事会》时大搞特稿,最终丁加奴变成了登嘉楼,砂朥越变成砂拉越,可是最讽刺的是,你我的名字却是不受政府所承认的。这就是所谓的敢怒敢言?!(这也就是西西留不写原创的原因,因为越写就越生气,心里会越来越不平衡,这对身心很不好)

您好!
我是 RPK 的支持者。
最近几个星期, 我都参与了在 AMCORP MALL 前草场举行的《反内安恶法与声援柏特拉的聚会》。

我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大多数参与的人,都是从英语为媒介的部落格那里获知消息。 而且,大多数的人,都是在英语部落格“混”的人。。。

我到过很多中文部落格和论坛,发现大家对废除内安法令有很强烈的意愿,也都很同情在内安法令下被扣留的无辜人士和家人。。。 却很少人愿意「挺身而出」,参与这类的活动。似乎,大家都不知道这类活动的存在。

当我发函邀请一些网友时,很多人都说「害怕被ISA」,「害怕警察」。。。这些回应,让我觉得很失望。 大家嘴里说反对,其实没有人敢站出来。

其实,这个活动已经进入了第三个星期。。。人数一个星期,比一个星期多。 民联议员们也纷纷到场支持。 YB 刘永山说,这个活动,是民联政府批准的。他保证, 绝对不会有警察干预。 事实也证明,这三个星期以来,警察连影子也不见。

我希望,以您西西兄的影响力,在中文部落格的圈子呼吁/宣传一下这个活动,让更多人可以参与。这个活动并不只局限于英语部落格的圈子。关于这个活动的详情和报道,可以到我的部落格看看。

我希望大家可以踊跃参与,不要只是说说而已。

RPK 为人们做了那么多,我们只是每个星期到场点点蜡烛而已。相比之下,是微不足道的。不过,对于 RPK 和兴权会的家人来说,我们的到场,就是给他们最大的精神支持。好让他们可以继续为在KAMUNTING里面的家人努力。而玛丽娜每一次到场,都非常感动,说我们大家对他们而言,就像是一家人一样。当她把我们每一次聚会的详情告知 RPK 时,他都感动不已。

聚会详情:
地点:PJ AMCORP MALL 前大操场
时间:每个星期日,晚上8点 (历时大概1小时左右)
请记得带上红色/黄色的蜡烛。
现场也有售卖T-SHIRT (RM 20)。

谢谢来信,

由于大大没有说明名字,我猜测大大也许就叫善君,如果不是的话,请纠正。

其实这就是西西留设立这个部落格和翻译文章的重点。西西留并不是独中生,中文水平也就只有初中程度,实在也不敢出来献丑。西西留和《佳礼论坛》【政经文教】论坛的ECS大大的理念一样,我们只是爱翻译,可是要说西西留有什么崇高的志向,答案是西西留从来没有去想过,也不要去想……西西留只知道自己能够做什么,就马上去做,仅此而已!

善君大大提到:
「我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大多数参与的人,都是从英语为媒介的部落格那里获知消息。 而且,大多数的人,都是在英语部落格“混”的人。。。」

如果您是双语甚至是三语网络浏览者的话(我相信阅读本地社会政治领域的读者都是),您会发现当中的鸿沟。这现象并不是因为我们不能理解英文或是马来文所造成的,而是因为语言习惯。

根据西西留自己的观察,大约有一半的浏览者来自大城市,另外一半来自城镇或是乡区,还有少数人来自海外,尤其是中国大陆。居住于城市的大部分年轻一代大概在掌握中文以外的语言,基本上都没有问题,可是却还有一半的人,他们是纯粹只接受中文为媒介的。习惯上网的大马人大概都没有阅读英语的困难,可是要如中文一般的精读或是加强其中的印象的话,那是比较困难的。

在我国,主导政治的还是受英语教育的一群。即使是在国会中,您会见到部长和另外一个部长的交谈都是英文,甚至是标榜捍卫华族利益的马华、民政,甚至是反对党行动党的高层都是一群以英文为核心的人物。这意味着,国内的政治语言必定是英文,而作为大多数族群语言的马来文虽然沦为配角,可是马来文是国家法定语文,所以巫英并用的情况在地方政治中几乎是无法避免的。

《星洲日报》的郑丁贤写得很精彩,张晓卿也愿意花钱请人把专栏稿给译成英文,可是有更多的中文的好文章却被埋没了。翻译人才不好找,尤其是巫英汉的三语专才更是麟毛凤角,要期待其他报张发行三语版同步的刊物几乎是不可能的。

上面所提到的案例和现象看来像是不知所谓,其实如果您看透其中的原因,您会发现我国华社目前所面对的困境。由于语文的鸿沟,再加上华社并没有在主流社会活动中占有地位,这造成了华社对整体国家政治运动的脱节。

西西留的友人告知,写文章要有结论,可是在此西西留并不想建议要如何的做,也没办法叫别人做些什么东西。政治人物老是喜欢「呼吁」,西西留觉得没有必要,只要能够做的西西留会默默的去做,这就是西西留的理念。

顺便告诉善君大大,西西留有感于目前的《释放RPK运动》中并没有中文字眼,在寻众要求下,于屠妖节当天设计了一个中文版的反内安法令T恤,大概就在明天制造丝印和打样板:

[RPK-T-shirt+v12.jpg]

如果您有需要可电邮联络,西西留可协助您把T恤转到您手中,又或是如果您需要大量印刷的话,也可向西西留索取原高解析度的图样。

祝您顺利!

西西留草

2008年10月27日星期一

逐鹿问鼎∶巫统已被惰性制度所废

出处∶Malaysia Today
原题∶The Corridors Of Power∶UMNO Crippled By Institutional Inertia
作者  ∶Bakri Musa
发表日期∶27-10-08
翻译  ∶西西留

尽管很多人抱着期望和兴奋的心情,尤其是它的党员们,即将来临的巫统党选将不会带来党的改革。到时将会有一些新脸孔,除此之外,一成不变。这个政党目前被组织性结构的惰性所束缚,它没有能力自省,或是做出激烈的改革,以顺应外在变迁中的环境。

所有的组织都有一定程度的惯性,这就是为何他们能够保持稳定性和持续性的主要因素。惯性法则,也成为牛顿的动力学第一定律(动者恒动,静者恒静)。这种奇妙的现象不止是出现在物理世界,它同时也应用在社会系统中。

道理是很明显的,那些在现有状态下获得好处的一群将激烈的抗拒任何的改变。在改变中的任何承诺总归是承诺,这些不过是个可能性,直到改变成功的带来了实质的成功。无论改革是否会成功,目前已经可以感觉到其中的损害。

另外,在现有制度下获益的一群虽然只是少数,显而易见的,维持目前的状况对他们自己的利益是息息相关的。虽然他们只是少数的一群,可是他们会动用群众来抗拒任何的改革。目前,那些间接受益的一群,虽然他们的人数更多,甚至代表着多数人,可是他们却感到迷惘。他们还在未被说服他们会在改革中获得好处,即使他们能够被说服,他们也需要看到改革的可行性。要不然的话,他们将不会把他们的赌注(个人或其他利益)都投入,以带动所需的改革。

就像在不对称动力学(asymmetric dynamics)理论中那样,体制中的所有力量的平衡将会保持不变,直到最后阶段时,系统将会(或是在威胁下)瓦解,到了那个时候,每个人都是输家。

这是个周期性困境(perennial dilemma),这种困境感染着公共政策的规划。

对巫统党员来说,他们不觉得巫统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如果不是在不久的将来的话,它或许将会在下一届全国大选中自食其果。它在上届大选中兵败如山倒,可是它的党员和领袖们还未对这次失败的等级做出检讨,因为除了州选区的大量流失外,他们在联邦政府中还维持着简单大多数议席。

对巫统而言,上届大选不过是一个脱离常规的情况,而不是败北的前兆,更不是未来瓦解的启示,因此,他们不觉得有急迫感。

「重建品牌」而不是「重新打造」

在上次的巫统最高理事会会议中,作为党的行政和政策制定的机构,领袖们群起而出的高喊为党「重建品牌」。这里可以这样假设,他们认为组织本身并没有错,他们觉得他们唯一的错误就是无法理解选民的想法。因此,他们一致同意的并非是对组织进行改革,而是执行对外的公关策略。

党的青年团和女青团膀臂花费了数以百万计的金钱设立网络兵团,以及亲巫统的网站反应了他们的思维。当这些动作都不成功时,党的执行人员不会去重新检讨他们先前所做的假设,反之,他们会认为他们由始至终都没有错,他们把矛头指向人民,他们恐吓和禁止那些他们认为对巫统有威胁的个人、组织、刊物和网站,以便达到中和或是消灭他们的目的。《今日大马》主编拉惹柏特拉目前在《内安法令》下被扣押就是这个恶毒的计谋中的其中之一。

他们不断寻找代罪羔羊,把党在大选中的溃败都怪罪到某些人或是任何人身上,现在他们也开始转而向党内人士开刀。我感到惊讶的是,他们如此快速的把失败的责任都退到党领袖阿都拉巴达维身上,尽管这名领袖在上届大选成绩揭晓后还依然声称他「胜利」了。甚至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他说出这样的话后,党内的每个人都支持他的说辞,除了少数一些勇敢的异议分子,比方说东姑拉沙里。

毫无疑问的,阿都拉是个不称职、无能及贪得无厌的领袖。他早期的「廉洁先生」的雅号现在成为了一个冷笑话。虽然铲除阿都拉是必要的,可是这也对巫统面对问题于事无补。

这个政党需要找出最关键的课题,为何一名明显毫无能力的人竟然可以坐上领导层的最顶端?可是到目前为止,他们还是无法看到这个弱点。

巫统在采纳改革方案的最大的结构性障碍就是无法吸引人才。这是因为三个主因:

一、
党内的权力过于集中,最糟糕的是党职和政府中的职权互相重叠。州领袖也就是区部领袖、最高理事会成员以及党内多个膀翼的头目,再加上,他们也许在内阁或是高级政府官员中担任一些职位。如此密集的权力不止是令到党中滋生贪污舞弊的现象,同时也祸及政府,最重要的是,这将会压制有领导潜能的新生代的培养。

※ex officio member 当然委员,依职权而自然获得的职位或权力

拆除这个制度,限制领袖只能允许担任不超过一个职位,这样的措施可以即刻打开众多领导的管道,同时也让有能力的新人得以表现。一名领袖不能身兼区部领袖、膀臂主席、最高理事会成员,除非是在「当然委员」(ex-officio)的情况下所获得的职位。党领袖(除了主席除外)也不应该被委任为部长。党国相通不会使这些领袖变得更有效率。这也在最低程度下为党内提供了基本的抗衡作用。除此之外,要改变他们根深蒂固的「青年团团长即是教育部长」的想法是很难得,你无法对两者同时做出决策。

二、
第二个重点就是目前的选举制度严重倾向于执政党。巫统领导层龟行的步伐可以和前苏联中央政治局(Politburo)做对比。在1987年的时候,马哈迪和东姑拉沙里短兵交战后,推出了提名壁垒,这个制度主要是为了减少党支部的派系政治,可是长期所要付出的代价却是巨大的。就连马哈迪现在也在呼吁废除这个制度!

如果美国的民主党存有巫统的这种提名系统的话,巴拉克欧巴马(Barack Obama)将无法冒出成为总统候选人。

三、
巫统的第三个缺点就是没有吸纳人才进入高层。它的领袖都需要由最底层开始往上爬,结果是,他们变得非常的孤立,同时在「集体思维」中容易被动摇,当他们挣扎到高层时已经是老态龙钟,思想也已经僵化。许多年轻和受过高等教育的潜在候选人都忙着在基层发展他们的党政事业。结果,这些加入巫统的人士都是在利用巫统来加速自己的事业发展。他们在利用党来达到自己的利益,而不是为了党的利益。巫统无法吸引专业人士的青睐,因为这些专业人士自己也在忙着摩拳擦掌,以显示自己的能力。

党提供了主席特权,直接「空运」一些高调的候选人进入最高理事会,主席一人可在全数四十人中委任高达十人作为理事会成员。早期敦拉萨聪明的行驶了这个规定,历届主席中却无人能够自保。

看下作为下一代巫统的领袖的现今巫青团和巫女青团膀臂,还是有一丝的乐观的。他们之中很多都很机灵和有才干,在开始阶段,他们都保有很大的理想主义。他们扬言要改变巫统,可是在入党后,他们并没有改变党,反而被党改变了。这些年轻领袖反而变得更加的沙文主义,他们已经无望的深陷泥潭。他们是当今制度下的宠儿,这实际上保证了巫统总归不会成长。

其中需要关注的一点就是,至少巫青团成员没有随波逐流。这些青年显示出他们的智慧,他们推举出至少三个候选人领导他们的膀翼,他们还未被屈从于他们前辈所灌输的错误想法。至少这些年轻党员依旧相信竞争的重要性。无论如何,给他们一些时间证明这一切吧!

由上至下的金钱政治和贪污,无休止的派系斗争,各种不同派系的军阀控制着组织的每个部分,这种情况下自我纠正和反省的能力是没有可能的。

目前巫统的领导层不急于改变这个游戏规则,因为他们很明显的受益于当今的系统。此外,他们的思维已经僵死。巫统并没有错,错的是「他们」,那些党外人士们。最终,预期击毁巫统的那股冲力将不可能减弱。

2008年10月26日星期日

毫不留情∶回教与正义的分离

出处∶Malaysia Today
原题∶No Hold Barred∶Separation of Islam And Justice
作者  ∶拉惹柏特拉
发表日期∶26-10-2008
翻译  ∶ECS283
祖基菲里是个回教分子。他也许说过他被《内安法令》扣留过两次了,这个《内安法令》是剥夺言论及结社自由的法令。祖基菲里说他不管别人的看法,那么这个内安法令就适合他了,因为《内安法令》也是不管别人的看法。
看来尊贵的居林(Kulim)万拉峇鲁区国会议员祖基菲里诺丁(Zulkifli Nordin)又在自打嘴巴了。自从他的法律论坛事件的羞人之举后,很多人都以为他应该得到了教训。而昨天祖基菲里说他不管别人的看法,他只在意回教。他给人一个表面印象,就是他是一名圣战分子,为了回教争斗,捍卫回教原则。

他们说忘记历史教训的人就会重蹈复辙。我不知道祖基菲里有没有上过历史课。不过,下次再要开口的时候,我看他应该先再翻一翻历史书,特别是有关回教历史。不然就会为他代表的政党倒米。他代表的政党 – 公正党,如其名称,是标榜维护公平正义。回教和公正是一起的。你是不能分开这两样的。

让我们来看看50或60年前的回教历史,然后借鉴当回教领袖试着把公正从回教里分出来的后果。让我们看看 1950年代的阿尔及利亚,然后在1960年代当他们反抗法国殖民。法国殖民者与回教圣战份子双方都持续在人道上犯罪。女人被奸杀,小孩被橦墙而死。人民被冷血地射杀,这全在捍卫正义之名下做出。若上百万的人命,在为了得到那么一丁点的领地而牺牲,算得上是怎样的公正呢? 法国人把那块地称之为法国领地,而阿尔及利亚人则说,“这是自由阿尔及利亚人的领地。”,然后要求独立。但在这场寻求正义的斗争中,许多许多的人被屠杀,犹如种族清洗。

最后法国人决定离开。当时的法国总统戴高乐(Charles des Gaulle)决定法国要让阿尔及利亚独立。但是杀戮有停止吗?没有。因为设立起来的是一个世俗政府,而回教份子就不高兴了,因为他们要一个回教政府。所以杀戮还是持续着。这次就不是法国对阿尔及利亚,而是阿尔及利亚对阿尔及利亚。在驳火中,许多基督教徒和犹太教徒被杀。最近,属于回教政党的伊斯兰救国阵线赢得了选举,军部就马上抢过统治权,革除政府。自50年代及60年代以来,杀戮继续进入第三期。

看看其他的国家如伊朗。当萨达姆决定反抗什叶派回教政府的时候,他带领他的军队越境。而在八年的战争中,共丧失了一百万条人命。一百万名回教徒,还是回教徒杀回教徒。而到了今天,死亡持续发生,这次是伊朗人对控制着伊朗国土的美国人。上百上千的库尔德人在美国还未进入伊拉克的时候就被屠杀,毒杀了。而这些都是回教徒的库尔德人还是被自己的回教政府所杀。接下来,阿富汗那里也丧失了两百万条人命。起先是阿富汗人杀阿富汗人,后来是阿富汗人和苏联人互相厮杀。再后来又回到阿富汗人杀阿富汗人。

太多的回教徒在公正的斗争中死去。太多的回教徒在在回教徒杀回教徒,还有在超过一千年前的回教徒对基督教徒的战役中死去。

祖基菲里是个回教分子。他也许说过他被《内安法令》扣留过两次了,这个《内安法令》是剥夺言论及结社自由的法令。祖基菲里说他不管别人的看法,那么这个内安法令就适合他了,因为《内安法令》也是不管别人的看法。这样的话,是否表示祖基菲里是支持《内安法令》的呢? 如果是的话,就让他现在澄清他对《内安法令》的立场。对这个大闹法律论坛,然后说他只在意回教不管他人看法的祖基菲里会有这样的思维,的确是很奇怪的。

第一任哈里发阿布巴卡(Abu Bakar),不就是他拿了他的剑出来,放在他的面前说,若他有违回教,就拿他的剑来砍下他的头的吗?阿布巴卡这么做是回应他其中一位回教追随者问他,他们如何能够肯定阿布巴卡会是个好领袖,公平及不会违背回教。而阿布巴卡的反应就是他的头可以让他的剑来砍! 这才是真正的回教领袖,看重他人看法意见的回教领袖。

※依布拉欣·阿里(Ibrahim Ali)-前巫统领袖,在三八大选时以独立人士身份参选,却以回教党旗帜上阵吉兰丹州巴西马(Pasir Mas)国会并成功获选。

祖基菲里说他不管他人的看法。他不是真正的回教徒,更不是真正的领袖,他应该辞职来弥补过错,离开政党,然后成为像依布拉欣·阿里(Ibrahim Ali)那样的独立人士,说他支持《内安法令》。最好是祖基菲里辞去居林区的国会议员一职,举行补选,好让我们明白选民是否会继续支持一个不管他人看法的国会议员。祖基菲里对公正党来说不只是个羞耻,对回教来说也是,一位不管他人看法的国会议员不应该继续留在国会里。

孤单的陈莲花

出处∶Straight Talk
原题∶Lonely Tan Lian Hoe
作者  ∶邱继平
发表日期∶22-10-08
翻译  ∶ECS283

民政妇女主席陈莲花在国会里孤立无助。她今天被四加亭区国会议员莫哈末阿兹粗暴地羞辱说,他不会罢休有关她提到马来人是来自马来群岛的移居者的课题。

针对她的这个声明,年轻马来大学毕业生临时委员会主席,莫哈默凯鲁阿占阿都阿芝在蕉赖区警察总部报案指控这名副新闻部长。

陈莲花曾提及大马三大民族都是来自马来群岛,中国和印度。

"虽然有关声明在历史上是正确的,但是公众结论令这看起来马来人应该与华人及印度人平起平坐,因此马来人是不必拥有特权的。"

"陈莲花在她的讲词里做出这种声明是不对的,因为这将造成宗教关系紧张。"

凯鲁为我们示范了很好的版本,为何一些大学生都失业。他身为一名马来民族主义分子,或是巫统的中坚者,我可以明白凯鲁的情绪和愤怒。

但他的逻辑就不敢恭维了。若陈莲花在历史上是正确的,那她就不可能在道理上有错。身为大学毕业生,凯鲁自己不能接受和尊重历史,但却要求其他人接受社会契约是历史上的现实。

几个月前,在大马青年领袖座谈会上,我同意皇家教授翁姑阿兹的说法。他认为根本没有所谓的社会契约。那只是政客的思维游戏。但凯鲁或任何巫统人员可曾报案指控这位学者呢?

最后,我不能了解陈副部长的讲词如何地挑起宗教情绪? 凯鲁的埋怨显示他应该回去学校重新开始。

很可悲的,陈副部长的声音是孤单无助地,在国会里被她友党的种族分子所威吓。许子根大佬,新任民青主席林时彬,和其他人,都去了哪里呢?


邱继平是民政党智库——社会经济发展研究所(SEDAR Institute)的前执行总监。他在308大选不久后离开该职位,并与马大历史学者许仁强(译音,Neil Khor Jin Keong)联合撰写《马来西亚的非种族政治:民政党研究》。由于新著揭露许多民政党大选前的内幕,结果新书尚未正式推介便先招致争议。

社会主义党和丰区国会议员财政预算案辩论发言记录

出处∶安那琪
原题∶不愿面对事实的财政预算案
作者  ∶古玛医生(Dr. Jeyakumar Devaraj)
发表日期∶25-10-2008
翻译  ∶安那琪

谢谢议长。

我对于2008年8月29日所提呈的预算案感到不安,因为提呈预算案的财政部长完全不理会我国面对经济萧条的可能性。反之,部长基于以下原因而认为我国经济牢固:
- 经济多元化
- 我国出口对象不局限在美国和欧洲
- 国外储备金庞大
- 中国和印度的高度经济成长。

丹斯里议长,如果发生经济风暴,普通人民将面对各种严重的困难。

首先,许多工人和小生意人将面对收入减少的问题。工人将失去加班工作以增加收入的机会,许多公司也将把工作日减至三或四日。

除此之外,数以千计的工人将失去工作。在这些失业者当中,幸运的将获得停职的赔偿金,但是,占工厂工人三分一人数的合约劳工将不能获得任何赔偿金。一部分的工人则会面对因工厂在一日之间关门大吉,只能在隔天准备上班时,才发现工厂大门深锁。

紧接的问题将是工人和小生意人无力偿还银行贷款。他们不但失去工作,更有风险失去他们的房子。

一个负责任的与经常宣称是爱心政府的政府,应该准备后备计划,以在经济萧条时,解决各种可能面对的问题。我们所身处的是一个正在面临不断经济萧条的全球资本体制。继1987年和1997年后,现在又发生了。现在的问题并不是经济萧条是否会发生,而是经济萧条会在什么时候发生,并会引起多严重的后果。

在这课题上,我不认同“创造性破坏的风暴”(gales of creative destruction)这种说法。经济风暴是一场会带给全球数以百万计人民痛苦的社会灾难。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缺点不应该以“创造性”这种词藻来掩饰。

负责任和富有爱心的政府,应该准备后备计划,以解决经济萧条的各种问题。这有什么问题呢?如果没有发生经济风暴,我们可以把后备计划收回,不需要执行。但是,如果经济风暴真的来临,我们已做好准备了。

不幸的是,我们完全没有后备计划。

应付经济萧条的后备计划应该涵盖几项事宜。

其中最需要的事项是为被裁员的工人设立特别援助金,特别是那些没有赔偿金的合约工人和工厂突然关闭而失去工作的工人。这援助金不仅可以帮助失业的工人,也有助于振兴经济。经济萧条时,商品需求量下降是一个根本性问题。发放给工人的援助金将有助于减缓经济衰退,帮助复原经济。

另一个应该推行的措施是制定机制,以为中下收入的银行贷款者提供保护。有关机制应该在一个合理的期限内,免除偿还银行贷款。为什么不行呢?经济萧条时,为企业所推行的重组计划可以被执行。为什么普通人民不能得到相同的帮助呢?

经济萧条时,缺乏工作机会是很大的问题。失去工作的工人很难再找到工作,是因为极少数的公司愿意在经济萧条时聘请员工。在这时候,我们不能依靠自由市场制度。政府应该提供工作给需要工作的人。在城市里,有非常多的维修工作需要人力,如崩塌的沟渠,失修的儿童游乐场和为中下阶层人士建造廉价屋。政府应该动用国家储备金推行这种种计划,以让人民得到工作,并重振国内市场。

还一个有效的措施是将空置土地租借给人民,以便从事农耕或畜牧活动。这样的措施可以在中小城镇推行。

虽然财政部长所提呈的预算案里没有任何具体的后备计划,但我们还有时间制定并推行后备计划。我建议财政部长和人力资源部部长仔细研究应对经济风暴的策略。大马职工总会、被压迫人民大联盟和其他非政府组织应该被邀请提出他们的看法,以便我们能够为人民设定完善的后备计划。

丹斯里议长,我现在想转移至另一个话题。

我对2009年预算案演词中,政府提出会继续采取步骤,在北方经济走廊鼓励旅游医疗保健计划,感到失望。丹斯里议长,我曾三度提出这个议题,并解释私人医院的发展将如何破坏我们的公共医疗服务。看来,政府并不明白我提出的课题。

卫生部副部长在辩论附加预算案时,针对我的论点所提出的解答,是完全不正确的。副部长回答说,旅游医疗保健计划将在特定的私人医院推行,没有涉及政府医院。从而提出,旅游医疗保健计划不会给政府医院带来不良影响。

非常抱歉,丹斯里议长,但这样的推论是太过机械化了。我们在分析社会课题时,应该利用辩证法。辩证法所根据认知的是,在一个社会制度里,如一个国家的公共保健制度里,当其中一个结构发生变化,也将会为这个制度里的其他组成分带来影响。比方说,如果旅游医疗保健计划成功,那将会有更多的矫形病人到私人医院去,而私人医院将需要更多有相关经验的护士。有关医院是否会自行训练护士呢?答案是否定的。他们将会聘请政府医院里的熟练护士。随着市场的扩大,私人医院的发展将因此弱化政府医院。

丹斯里议长,目前只有30%的专科医生在政府医院服务,其他的都已转向私人医院发展了。但是,我国有70%的病人必须依赖政府医院。这失衡的形态是公共保健系统的主要毛病。惟政府不愿接受这个事实。

现在我要转向房屋的问题。

在10月16日,甘榜巴鲁避兰东登雅的291户人家被发展商威胁,27名居民和他们的支持者在事件中被逮捕。请允许我叙述有关这甘榜的由来。

甘榜巴鲁避兰东登雅建于1980年代初期。当时候的国阵领袖鼓励开拓者在那土地上兴建房子。这些城市开拓者提出了地契申请。不幸的是,他们的申请在1980年代末遭拒绝,而政府将这片土地发给了一名发展商。这名发展商后来把土地卖给了第二名发展商。

第二名发展商献议这些开拓者购买土地。虽然几个开拓者已付还按柜金,第二名发展商把土地卖给了第三名发展商,也就是企图赶走居民的武吉冷让发展公司。

问题是,为什么政府把土地法给一名发展商,而不是当地的城市开拓者?为什么要征用城市开拓者所居住的土地而没有给予替代土地和合理的赔偿?如果说政府是一个关注民生和爱惜人民的政府,为什么不理会甘榜巴鲁避兰东登雅村民的权益?

我也想提出有关甘榜巴鲁避兰东登雅的另一项课题。当10月16日的事件发生时,几位非政府组织的自愿人士也去了甘榜。其中一名是我所属政党的党员钟立薇,她在部落格上记述事件的发展经过,并呼吁其他人施压警察和发展商,以阻止逼迁行动。

在一个种族政治横生,几乎所有人被种族沙文主义所影响而分裂的国家,这名华裔女生愿意冒险捍卫马来同胞的居住权利,这样的行动是应该被珍惜和尊敬的。我们应该颁发奖状给她。但是,她却因为他的行动而被警察逮捕,并受内安法令威胁。警察也企图取得推事庭的允许而将她延扣,但是失败了。

难道大家不感到羞耻吗?我就感到羞耻。我们到底在传达什么讯息给我们的年青一代呢?

最后,我想提出的是有关提供给原住民1千600万令吉的拨款。丹斯里议长,我们必须了解到,单单提供拨款是不足够的。政策的执行必须是透明的。

在和丰,数百万令吉的公款拨给原住民,以在原住民保留地发展数百英亩的棕油和橡胶园。但是,依循政府的私营化政策,这些园丘都交给特定的公司管理。这些和当地的国阵领袖和政府官员有密切关系的公司,聘请外劳在园丘工作。据他们的说法是,原住民懒惰工作。他们分给原住民的红利非常低。

比方说,在和丰的甘榜布兰度(Kg Pelantuk),300英亩的棕油园被发展起来。不幸的是,95户原住民于2007年从发展计划中所得到的只是每月100元。在棕油价格高涨的去年,3英亩的棕油园丘应该有每月逾两千令吉的收入。丹斯里议长,但他们却只获得每月100元。

这是我们行政上出现的主要问题。缺乏透明度,贪污和朋党已经成为一种文化。丹斯里议长,在甘榜布兰度所发生的行政偏差,和在行政管理顶端,例如潜水艇和直升机的大笔佣金问题,是有密切关联的。

在未成为国会议员前,我当了26年的医生。我曾经为许多有脚伤的病人医治他们的病。如果病情已经严重到深入骨头里,除了切除受牵连的脚以外,已经没有其他办法了。

我知道许多执政党里的国会议员是善良,并真正关心民生的。他们必须回答的问题是,我国的政治局势,是否已经不能拖延,来到必须把病坏的部分切除的时候了。如果我们要把国家,从贪污和浪费中拯救过来,是否应该把专营金钱政治的政党,从执政集团中给剔除呢?

议长大人,

一个财政预算案必须是务实的。它必须有正确的分析,并以事实为基础。

但是,所提呈的预算案完全不愿面对现实:
- 经济风暴的风险被否定
- 行政偏差,如贪污和黑箱作业的扩散不被理会
- 贫穷率被设定在如此低的水平
- 旅游医疗保健计划所带来的恶果不被理会

所提呈的预算案是一份建立“否认症”基础上的文件。

我为全马来西亚的人民感到哀伤。我为拥有这么一份预算案的人民的前景感到担心。

谢谢。

古玛医生(Dr. Jeyakumar Devaraj)
社会主义党和丰区国会议员

2008年10月21日星期二

牛儿才吃两边草 情妹不踩二花园

出处  ∶光华日报
作者  ∶胡一刀
发表日期∶二零零八年十月二十一日 下午五时二分

从马华党选联想,中国少数民族的情歌很有意思。广西壮族便有一首情歌唱道:「花生好吃两边开,我俩交情两边来;两人来到情人谷,哥送手镯妹送鞋。」好吃两边开,交情两边来。咦,原来情歌也有真理,多少人是吃两边茶、套两边情?但是,贵州布依族也有一首情歌唱道:「小郎说话不新鲜,尖起耳朵听妹言,牛儿才吃两边草,情妹不踩二花园。」呵呵,好个情妹不踩二花园啊。吃两边草的牛儿,会不会感到脸红?

一个马华,一个梦想,或者那只是廖中莱的梦想。一个马华,两头马车,或者那才是现实、那才是政治。对了,蔡细历的竞选口号,不正好就是「真正的政治」?翁诗杰当总会长,蔡细历当署理总会长,两头马车各走各道,马华真的能够走得顺畅,还是更快分裂、更为决裂?这就得看中委会谁人占优了。

有媒体说,蔡细历控制了过半中委。这一点,胡一刀是不信的,蔡细历还没这么厉害。不过,蔡细历拉拢这个、招揽那个,在马华里面倒不是什么秘密。据说,马华新任25位中委,翁马与蔡马的对比是17:8之分。

依探子说,蔡马突破的8个缺口为:
陈财和、姚再添、郑联科、丘克海、郑修强、傅子初、廖润强、卢诚国。

换言之,余者皆属当权派,包括:
黄陈、翁马直系:李伟杰、王弗明、陈清凉、何国忠、李志亮、颜炳寿、尤绰韬、王乃志、李成材、黄日升、颜天禄、张日洲、何启文、黄木良、江承俊、黄祥辉、陆垠佑。

说没有菜单,最后一刻还是有人出菜单。胡一刀自然好奇,当权派谁人落单?几经打听,大致确定,当权派落单8人包括:
邓文村、姚长禄、刘一端、何章兴、王钟璇、赖日辉。

其余两人,或是王赛芝,也或是陈章成、黄冠文、余金福。

更有探子说,有人专吃两边茶,最明显便是廖润强。投票前夕,他既到翁马行动室探班,又与蔡细历、郑敬保等密密斟。当权派颜炳寿,挑战派郑联科,据说也各得到对方人马支持。副总会长之争,若果不是最后一两周,全国各地跟着翁诗杰跑,黄燕燕能否两边讨好犹是疑问。

「牛儿才吃两边草,情妹不踩二花园。」哎呀,黄燕燕大概也好久没唱情歌了啦。心不定、情不专,吃两边草太多,最后可能没草吃?听说,蔡马最近放话,25人马华中委,可争取12人加盟。言下之意,蔡马有足够实力可与翁马较量。

问题是,身为总会长,翁诗杰可委8位中委,又可借委任总秘书、总财政、组织秘书,间接再多3位中委,翁马掌控中委会当不是问题。翁马标一开,好事自然来;蔡马标一开,好戏陆续来?

2008年10月16日星期四

蒙古!蒙古!:我以三美大师之名发誓

出处∶Malaysia Today
原题∶Mongolia! Mongolia!∶I swear in the name of Gurusamy
作者  ∶
发表日期∶16-10-08
翻译  ∶西西留

反而,一群拥护纳吉的支持者出来呛声,他们说纳吉纳吉已经全盘否认他有涉入兴都教仪式中。纳吉说如果你不信的话可以问三美威鲁。

《证人保护计划》是用来保护那些不愿出来作证的证人。如果证人出来「吹哨」的话,他们所要面对很多问题,因此,作为证人的护盾,无论他们是在出席法庭作证的前后,很多时候他们都会被重新安置,有时他们会获得新的身份、整容、改名换姓、重写把职业履历表。这就是司法执行时必须延伸出来的考量,以保护情报来源,如果不这样做的话,这些提供证供的人士将畏惧不前。

如果吹哨者开始「吹哨子」的话,他们将会受到迫害,因此,必须尽可能的确保这些证人不需要出庭做供。

如果他们觉得有必要的话,可能会杀死证人,他们会绑架「吹哨者」的家属,然后恐吓这些人的家属。如果必要的话,他们会付出巨额的金钱,贿赂司法单位,强迫对方撤销控状。他们会想尽办法令吹哨者消失。

因为如果不这样做的话,他们会面对极大的损失。

就以私家侦探巴拉(Balasubramaniam)以及他的两份法定声明来说好了。

请阅读【巴拉苏巴马廉的法定声明全文

在第一份法定声明中,巴拉宣誓说拉萨巴金德曾经通知他说:

一、阿尔丹度雅是透过纳吉才结识拉萨巴金德的。

二、纳吉曾经统治拉萨巴金德说他曾经和阿尔丹度雅有过性关系,而且包括肛交。

三、纳吉需要拉萨巴金德照顾阿尔丹度雅,他不想她在来骚扰他,因为他目前已经成为了副首相。

四、纳吉、拉萨巴金德和阿尔丹度雅曾经在巴黎共进晚餐。

五、阿尔丹度雅向拉萨巴金德要钱,因为她觉得在巴黎的潜水艇交易中,她有资格获得五十万美元的中介费。

巴拉也在第一份法定声明中发誓说阿尔丹度雅曾经告诉他,阿尔丹度雅说她与纳吉在新加坡会见了拉萨巴金德,她也说过在巴黎会见了拉萨巴金德和纳吉。

巴拉也宣誓说拉萨巴金德被捕的当天,在下午六时三十分,巴拉和他共同在律师的办公室中。巴拉宣誓说,拉萨巴金德通知他和律师,拉萨巴金德在还不相信自己被捕前的那个傍晚,曾经向纳吉发出短讯,可是没有获得回应。在不久后,大约在傍晚七时三十分左右,拉萨巴金德收到纳吉的一则短讯,他把短讯内容出示给巴拉和他的律师。短讯写道:「我在今天上午十一时见了总检察长,事情将会获得解决,冷静点」。

翌日,在他想歪公开他的第一份法定声明后,巴拉写了第二份法定声明,而他现在说:「我想要撤销我在2008年7月1日所做的法定声明,我在2008年7月1日所作的法定声明是在被迫的情况下所做出的」。

巴拉和他的家属从此消失得无影无踪,彷佛是消失在空气中一样,不见了!

而纳吉现在可以畅所欲言的说巴拉是个没有诚信的人,因为一天他说纳吉和阿尔丹度雅有性关系,而第二天却说没有这一回事。前一天他说纳吉在新加坡和巴黎两地会见了阿尔丹度雅,第二天却反悔了。之前一天他说纳吉企图介入案件,还和总检察长说话,第二天却说没有这件事。实在无法相信一个人竟然如此出尔反尔。

同样的,纳吉的说法也无法令人信任。纳吉在前一天说他没见过塞夫,第二天他说他见过塞夫,可是只是在谈论他的学业前途。整的来说,纳吉在两个场合中从来也没有做出任何法定声明,因此和巴拉所做出的两份法定声明比较起来是完全不能相提并论的。

对付吹哨者的其中一个方法就是让他的供词系相矛盾,然后再让他自我消失,这样的话,他就无法再反驳他的第二份声明,这样就能够避免出现第三份法定声明来为第一份法定声明辩护,让这个受到最大损失的人士被人批评为「毫无诚信」。

如果你无法获得「吹哨者」的话该如何呢?

答加拉朱.丹加威鲁(Thagarajoo a/l Thangavellu)在2008年8月22日在宣誓官莫汉(Mohan A.S. Maniam)作出一份法定声明。答加拉朱宣誓说肯尼尔.斯瓦兰(Kenneth Eswaran)介绍了基大师(Guruji)给纳吉和罗斯玛认识。答加拉朱自己亲自把基大师载到纳吉的住家,并却在那里进行了兴都教仪式。这个仪式会每月举行一次,纳吉和罗斯玛会以牛奶沐浴。在祈祷仪式结束后,火供后的灰烬会埋葬在纳吉家的花园中作为驱除霉运之用。

细节请详阅【逐鹿问鼎∶纳吉:生于回教,活在兴都教】中答加拉朱的法定声明

知道今天为止,答加拉朱并没有做出第二份法定声明以说明原来的法定声明是假的,或是说他是被迫之下才做出原本这份法定声明。答加拉朱也没有失踪,他并没有消失在空气中,消失得无影无踪!

为何呢?纳吉无法知道他在那里,他无法叫他做出第二份法定声明以否认首份法定声明,他无法将他蒸发人间。

既然没有第二份法定声明,纳吉无法说答加拉朱没有诚信,或是说答加拉朱的话无法令人相信或是不能被信赖。

反而,一群拥护纳吉的支持者出来呛声,他们说纳吉纳吉已经全盘否认他有涉入兴都教仪式中。纳吉说如果你不信的话可以问三美威鲁(Samy Vellu)。

哗!现在竟然要以三美之名发誓嘞。

有了基大师还不够,现在还要请三美出山?

可是纳吉办公室的反应和他的支持者的声明还有一段距离。

还是无法否认答加拉朱在法定声明中的内容吗?

如果你否认法定声明中的内容的话,我们会出示证据。

2008年10月15日星期三

蒙古!蒙古!:欧洲直升机!?

出处∶Malaysia Today
原题∶Mongolia! Mongolia!∶Eurocopter!?
作者  ∶
发表日期∶12-10-2008
翻译  ∶ECS283
校对  ∶西西留

如今国家与世界的经济都欠佳,更有迹象显示这将会恶化。我们的国家正面对27年以来最高的通膨率,人民已经开始尝到其中痛苦。国债逐渐增加,政府频频向人民呼吁节俭及精明消费。在这种经济状况下,政府竟然放弃节省马币八亿六千五百万元,在毫无顾虑之下决定购买最昂贵的直升机,这真是太讽刺了。
第一页

翻译∶
信笺抬头∶孟达里服务有限公司(Mentari Service Sdn. Bhd.)
日期∶2008年10月7日
致∶尊贵的拿督斯里纳吉,大马副首相兼财政部长
地址∶第四楼,西栋,Perdana Putra大厦
联邦政府行政中心,62502布城

最尊贵的拿督斯里,

标题∶为大马空军提供12架新直升机以代替鹦鹉型直升机

本公司深感荣幸宣称本公司为其中一家参加有关军需投标公司之一,即加拿大基洛纳飞机厂(Kelowna Flightcraft Limited)公司的本地代理。

根据最近才从拿督斯里接手成为国防部长的大马首相阿都拉所做出的有关这军需的声明,已在2008年9月27日的《新海峡时报》、《星报》及《马来西亚前锋报》上登刊。

根据《新海峡时报》的报道,尊贵的拿督斯里阿都拉说,「我们已经与欧洲直升机公司(欧洲直升机公司)签署意向书。国防部已经考虑到本身需要,发觉欧洲直升机公司在所有的投标者中提供最好的选择。」

《大马前锋报》则报导尊贵的拿督斯里阿都拉说,「在还没有正式与该公司签约之前,对于直升机的技术上的规格和合约细则,国防部正和欧洲直升机公司举行协商。」

与此同时,根据《星报》的报道,尊贵的拿督斯里阿都拉说,「有关细节,我们正在进行协商…..」,「国防部在做出决定之前,会考虑直升机内所有必需的规格。」

这些由尊贵的拿督斯里做出的声明,与国防部所给于我们投标者的情报都大有不同。我们相信拿督斯里您给了尊贵的拿督斯里阿都拉一份不恰当的报告。

※     ※     ※     ※     ※     ※
第二页

我们被告知鉴定程序还在进行中,但是突然之间有关当局却做出指示要和欧洲直升机公司签署意向书。有关的意向书是由国防部内一名中级长官所签下,志期2008年9月15日,即尊贵的拿督斯里您在调任去财政部的前两天。

根据同样的情报来源,已经完毕的工作是对投标者提供的投标书进行过目,而检验投标者的建筑物与工厂、以及试飞等工作还未进行。这是因为还未得到国防部及财政部的批准。本来这些实际检验比文件上的检验来的重要,因此所有有关人员都觉得惊奇,在实际上的检验还未完成之际,意向书经已签下。

根据一名前任国防部秘书长,以及一名前任财政部副秘书长,与欧洲直升机公司所签下的意向书的例子非常罕见,也违反了向来遵守的程序。根据他们,在所有的检验工作之后,还要成立一个来自财政部与国防部代表的委员会。在委员会的一致同意之下,认为得到最好,以及最符合预算的选择之后,才能签下意向书。他们也觉得,一项高达马币20亿元的合约的意向书,竟然由一名只有部门秘书阶级的政府长官所签下,却不是至少是副秘书长的阶级,的确是不可思议的。

更甚的是,不管尊贵的拿督斯里阿都拉是否知道,拿督斯里您这匆促的决定,是因为政府提议要在最短时间内签署。

根据我们得到的消息,四个投标公司,包括欧洲直升机公司,都提供了能够满足国防部所定下的所有或接近所有规格的直升机。欧洲直升机公司所提供的12架美洲狮(Cougar)EC 725型直升机的价钱是四亿六千三百四十四万欧元(又或是马币二十三亿一千七百万元),这是最高的投标价。而基洛纳飞机厂有限公司的12架喀山(Kazan)MI-172KF俄制直升机则是四亿两千七百二十万美元(或是马币十四亿五千两百万元)为最低投标价。两个投标价的差距是马币八亿六千五百万元。

我们不知道欧洲直升机公司和阿古斯特韦斯特兰(Agusta Westland)的代表是否被评估对召见给与他们对于投标的细节。但肯定的是基洛纳飞机厂有限公司及西考斯基(Sikorsky)(鹦鹉型直升机制造商)的代表就没有被召见。

※     ※     ※     ※     ※     ※
第三页

本公司为拿督斯里您提供的一架喀山MI-172直升机,已经被大马陆军免费试飞使用6个月,却一点也让您看不上眼。而来自西考斯基的S92直升机的试飞献议也不被接受。

选择欧洲直升机公司的美洲狮EC 725的方式已经引起怀疑,拿督斯里您带领的国防部到底是否有诚意及清廉地努力着评估投标者提供的每一项投标,又或是整个投标只是一个幌子而已,因为拿督斯里您因为一些原因,心底下早已意属欧洲直升机公司的美洲狮EC 725型直升机。

照逻辑来想,国防部是不可能在没有见过他的代理以及试飞之下就决定购买一架需费马币两亿元的直升机。一般上,一个要购买一辆价值马币一百万元的汽车也会向销售员问个长短,还要试驾两到三种不同牌子的汽车,才能决定适合他的最佳车子。

如今国家与世界的经济都欠佳,更有迹象显示这将会恶化。我们的国家正面对27年以来最高的通膨率,人民已经开始尝到其中痛苦。国债逐渐增加,政府频频向人民呼吁节俭及精明消费。在这种经济状况下,政府竟然放弃节省马币八亿六千五百万元,在毫无顾虑之下决定购买最昂贵的直升机,这真是太讽刺了。有多少对人民有益的发展工程必须牺牲,才能应付这样的浪费呢?

若比较起MI-172 KF,欧洲直升机公司的修维费也非常高昂。据我们所知,只有法国空军拥有14架的美洲狮 EC 725型直升机。由于法国政府在欧洲直升机公司母公司,欧洲宇航防务集团(EADS)有其利益所在,所以这并不感到惊奇。而法国也是北约组织成员之一。因此他们拥有这等用在战役上的欧洲直升机公司美洲狮EC 725型直升机也是理所当然。就不说他们也负担得起。法国在2007年的人均收入是马币十四万五千三百三十元(资料∶世界银行报告)。人均收入是马币五万五千两百十三元,也有丰富油产的沙地阿拉伯也不敢贸然买下。

※     ※     ※     ※     ※     ※
第四页

共有1万2千架的MI-17的各类直升机被60个国家所用。鹦鹉型直升机已在大马陆军里服务超过40年。它只是作为在寻找及拯救任务上的实用机。因此,MI-172 KF直升机非常适合于这种用途。尊贵的拿督斯里必须被告知,自1998年,两架较旧款的喀山MI-172型直升机已被消防拯救暑买下使用。消防拯救署的成员们都很满意这两架直升机的表现。

根据同样的世界银行报告,大马在2007年的人均收入只有马币两万三千八百二十五元。简单来说,比起法国和沙地阿拉伯,我们更穷。因此,政府应该更加小心消费,更何况这都是人民的金钱。在购买汽车的事件上,中央政府斤斤计较,说普腾将相当内阁部长和州政府行政议员的座驾是足够有余的。因此他们不需要,也不准购买马赛第车。这种政府花人民金钱的行为,与英国谚语「便士上计较,磅上愚蠢。」非常相似。

我们知道,西考斯基已经向驻马美国大使表示不满大马政府在处理有关投标的程序。本地和外来资本群都认为我国目前的政治状况非常混乱,大工程和大合约的颁发都不透明及涉嫌贪污。在经过这替换鹦鹉型直升机为欧洲直升机公司的事件上,我们很难不会相信之前听到的指责说拿督斯里您带领的国防部涉及不良因素。千万不要让这种病症带到财政部,而引发国家的财政「海啸」。

至此,我们向您提出一个问题。若评估投标的程序只是对照投标文件和宣传册子,那么要投标者给政府马币一百万元的抵押金,又有什么作用?

谢谢。

祝开斋节快乐。

※     ※     ※     ※     ※     ※
第五页

至诚的,
孟达里服务私人有限公司主席
拿督查哈哈新队长(退休)

拷贝:最尊贵的拿督斯里阿都拉
   尊贵的国家稽查委员会主席
   反贪局总监
   符合反贪法令第八条(b)和(c),希望总监根据信件内容给与关注和采取恰当行动
   公共投诉局总监
   加拿大,Kelowna Flightcraft有限公司
   孟达里服务私人有限公司总裁何飞队长(退休)
   英国,GTS顾问,Seton Kendrick

※     ※     ※     ※     ※     ※

信笺抬头∶孟达里服务有限公司
日期∶2008年10月9日
致∶尊贵的拿督斯里纳吉,大马副首相兼财政部长
地址∶第四楼,西栋,Perdana Putra大厦
联邦政府行政中心,62502布城

最尊贵的拿督斯里,

标题∶为大马空军提供12家新直升机以代替鹦鹉型直升机

我们尊敬地根据我们在志期2008年10月7日有关以上标题的信件。

我们在信件里的第二页的第五段有关投标价上犯下一些错误。西考斯基所提供的价钱是四亿两千七百二十万美元(约马币十四亿五千两百万元)。 基洛纳飞机厂有限公司提供的价格是二亿六千四百万美元(约马币八亿九千八百万元)。这表示说,欧洲直升机公司和基洛纳飞机厂有限公司的差距是马币十四亿一千九百万元,而不是马币八亿六千五百万元。换句话说,欧洲直升机公司提供的12架美洲狮 EC 725型直升机大约是马币二十三亿一千七百万元。以这个价钱,政府能够买下30架,几乎能够符合大马空军所有需要的规格的喀山MI-172 KF型直升机。

我们对于这个错误感到抱歉。

至此,谢谢。

至诚的,
孟达里服务私人有限公司主席
拿督查哈哈新队长(退休)

[7oct1.jpg]
[7oct2.jpg]
[7oct3.jpg]
[7oct4.jpg]
[7oct5.jpg]
[9oct1.jpg]
[9oct2.jpg]

2008年10月14日星期二

马来西亚公民权益行动:第三行动计划——整军待发、重新出发

出处∶Malaysia Civil Right Actions
原题∶Action Proposal #003: Regroup For Another Strike
作者  ∶Shiou Loh
发表日期∶10-10-08
翻译  ∶西西留
校对  ∶(二校)Shiou Loh

以下文章为《马来西亚公民权益行动》的萧大大要求翻译,这是个非常好的计划,同时作为国民,这项软性的社会运动计划书非常适合各阶层的人士参与,请大家响应这个运动,为了我国的未来,请共同打倒这个野蛮的《内安法令》,恢复我国的司法公正。

拉惹柏特拉(RPK)自9月12日至今,已经身陷牢狱达二十八天之久。各界人士已经在为释放RPK伸出援助之手,无数的电话、文章、静坐会、讨论、论坛、示威,甚至有人辞去内阁职位,这些都是为释放RPK而做出的努力。可是,事实上RPK目前依旧被四面钢骨水泥墙所包围,蹲坐在一个8平方英尺的空间中。现年五十九岁的RPK在上周刚刚度过他的生日,他被孤立在隔离间内,所提供的食物非常恶劣,食之令人反胃。

在释放RPK的运动中到底缺乏了什么因素呢?国内著名的作家、宗教领袖、著名部落客、反对党领袖和学者们已经竭尽全力展现了他们对当局粗暴幽禁RPK的不满。如果您做个快速的调查的话,会发现我们领袖和著名学者所发表的新闻和文章,当中有:
峇吉里慕沙(Bakri Musa)
Beware! Cavemen Working!
Pak Lah Desecrating Ramadan

法力诺(Fariah Noor)
Eidul Fitri In Prison

阿兹利拉曼(Azly Rahman)
Hadhari, human rights, hypocrisy
Set Raja Petra free – this true defender of Islam and the rights of many

林吉祥
ISA for RPK and show-cause letters to three newspapers while 3-year Umno suspension for Ahmad Ismail – is this the Abdullah justice and rule of law

Malek Imitiaz Sarvar
Let us not forget RPK and other ISA detainee
We must not lose faith. The fight has not ended, it has just begun

Zaid Ibrahim
Open Letter to PM

林冠英
Don’t review ISA, bin it!

穆斯林专业论坛(Muslims Professional Forum)
The Qur’an guarantees Freedom of Expression, so Free Raja Petra and all ISA detainees

Abdul Aziz Mustafa
Majority Melayu dan rakyat tolak ISA

马来西亚国际透明组织(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 Malaysia)
Statement on Raja Petra and ISA

玛丽娜柏特拉阿都拉(Marina Petra Abdullah)
我的肺腑之言】Straight From The Heart

这些不过是支持RPK文章中的一部分,这些文章的总字数达一万五千字,大概使用了上千个工作小时所完成。看来很明显的,这些文章都是释放RPK运动中必要的一环,可是也很明显的,这些努力都不足以使得RPK被释放。

虽然我们有学者写出了最凌厉的文章,可是依然无法成功的向巫统领导的国阵施压,以释放RPK。在反对党领袖和宗教领袖的最高层为这起禁锢行为作出谴责的同时,我们依旧还是无法抗衡巫统所领导的国阵旗下的国家机器。举国上下已经站出来呛声,当局依然故我,是否意味着老百姓们应该鸣金收兵或是静观其变呢?再加上,并非每个人可以像学者峇吉里慕沙那般可以写出素质极高的文章,也并不是每个人有本事影响身边的反对党领袖,比如安华伊布拉欣。我们这些平常人是否应该就此退出呢?

因为我们的民主系统,我们还有一线希望——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虽然我们需要那些最优秀的学者来提供我们一些指引,其实每个人的投票等同以为最好的学者,或是一位一线领袖。泼妇骂街和婉转谴责作比较的话,前者对刻薄的国阵-巫统国会议员更有影响力。这是因为这些国会议员能够意识到不满情绪已经蔓延到基层,他们的政治生涯也将因此寿终就寝。手中的选票就是人民的王牌,民主最终还是回到全体老百姓。

在上周,美国的七千亿救市方案就完全展现出公民社会如何利用选票做出影响。尽管民主党和共和党领袖在第一回合中同意了这项救市计划,蜂拥而至的选民们呼吁反对这项草案,在向足够数量的议员们施压后,他们做出了违反他们党领袖意愿的决定,最终导致原方案不被通过。是否这些议员都这么的仁慈呢?非也!他们害怕失去他们的席位,因为如果他们违反选民意愿的话,他们将失去选票。

因此,我们这些小老百姓不该就此放弃,或是坐以待毙。我们应该团结起来,重新出发,寻找制胜之策。

我们在重新计划下一步前,应该谨慎探讨「行动计划二」的成果。在投票结果中,和首次的行动计划中153人参与做比较,253人参与了这次的投票。在这253人之中,121人(47%)选择了选项二(穿着『释放RPK』的衬衫前往出席首相的开斋节门户开放活动)可是,在121名赞成执行选项二的人当中,只有38名人士有真正的出席,我们的「说了即做」的有效率是 38/121=31%,我们的「公众注意」率是 38/253= 15%。幸好,这38个人都有优秀的领导能力,他们邀请他们的亲朋戚友,这使得在选项二中的参与者高达183人!必须注意的是这些参与者可能散布在整个门户开放期间。《兴权会》出席门户开放的这群人获得最多头条新闻,其他参与者默默的穿着释放RPK运动T恤出现在不同的时段所带来的影响各异。一些带有悲观意识的人可能对31%的「说了即做」的有效率感到惋惜,我认为我们应该乐观的集中在如何在下次带出121个参与者或是更多。

我们观察到一群为数38人的中坚份子极为有效率,我们同时也观察到在未来的行动计划中动员大概250人。如果我们能够呼吁优秀的学者及民联领袖们作为最高领导层,我们能够呼吁250人作为二线领导层。二线领袖能够透过互联网,并有潜能影响4至8人参与活动。这个行动计划应该着重让你成为二线领袖,因为你有能力强化地方活动组织的根基,作为释放RPK运动和往后公民权益行动的枢纽。

从获得回馈留言看来,我们了解到二线领袖家中小儿嗷嗷待哺,他们不同意「1-2-3步骤」中所使用的「比喻」,即是「准备枪支,瞄准目标,再发射」。大部分人(95%参与者)认同把这个比喻修改为「分析,共识,出击」,而不用「枪支」这个字眼。因此,这个行动计划应该能够确保二线领袖所关却的饭碗和安全问题。我们必须记住,我们在人数、创意、互联网联系以及我们的意识形态是一个优势,同时我们也必须意识到我们的弱点,比方说无法硬碰强大的政权,以及我们松散的组织结构。我们应该定义和创造出我们的「游乐场」(或是「战场」),以作为我们的强项。

各位二线领袖们,以下是在「1-2-3步骤」中的「行动计划三」:

第一步骤:分析布局与筛选提议(10月10日——10月15日 晚上10时)

我们需要各位对以下由多个部落格中攫取的建议,提出其中的可行性、冲击力以及危险性:


选项一、
执行对国会议员的『九百单位』义务

在这个选项下,我们每个人需要做出以下动作:
一、会见您的国会议员,表示在RPK禁锢事件中,你对我们的公民权益所表示的关切。
二、在会面中,请清楚对一套的问题做出完整的询问(下有问卷范例)
三、影响两名以上的朋友跟随您一起出席

问卷范例如下:
问题一、你支持RPK在未经审讯的情况下被逮捕吗?
选择以下答案:
A:是
B:否
C:不知道

问题二、如果问题一的答案是「是」,如果我在《内安法令》下被逮捕的话你会怎么做?
选择以下答案:
A:什么也不做,因为这肯定是你的错,因为内政部长做出了决定
B:作为你的国会议员,我将会看下该做些什么
C:不知道

问题三、如果问题一的答案是「非」,你该怎么做?
选择以下答案:
A:没事
B:我会和党领袖了解看下该采取什么行动
C:不知道

如果问题三的答案是B:我会和党领袖了解看下该采取什么行动,请确保你有问他,你需要多少时间回来了解状况。

请确保您的国会议员能够获得一份已经回答了的问卷,同时,也请把您的问卷结果发送到 shiouloh@gmail.com,说明答复的国会议员身份,以及注明是否需要匿名。发挥你的想象力,应该不难想象要如何使用这些答案。我们第一步将会把答案发布在流行的网站中,然后制造新闻,撰写分析评论,让它产生注意力,同时也可以成为下次大选的材料。这些使用方法全部靠我们的创意来妥善发挥。

我们不断的要求责任感,可是,比可以了解到,一个老板无法只是高喊他需要责任感,而能够获得他的员工的责任感。反之,他需要制造出如何让责任感能够成就的机制。这是我们确保我们的国会议员能够负责任的第一步。

这个选项的效应是通过大量的动员,公布问卷来保持国会议员的责任感。基于我们过去的记录,我们也许能够获得三百个以上的会面。另外一个衍生的效应是我们如何使用这些获得的答案——未来计划的候选。为何叫做『九百单位』义务呢?这是由250名具有潜能的第二层领袖中,再获得20%的进展后,再加上他们每人的两位朋友所获得数字。

风险分析:毫无风险,会见国会议员是公民的义务。


选项二、
向赛哈密投出1800只飞镖,加速他的下台

在这个选项下,我们需要至少做到两个以下的事项:
一、电话联络首相署办公室(03-8888 8000)
二、写信给著名作家、部落客
三、电话联络或是会见国会议员(联络资料在此

在这个选项下,我们每个人至少需要影响两名以上的朋友进行上述活动。

在您的会面或电邮中,请表示出您对内政部长失去了信心。您也应该对他不称职的表现,赛哈密在事件中这样解释:「使用《内安法令》逮捕你是为了你的安全」,对于内阁中竟然有这种人,你感到这是作为国民的羞耻;以及在没有妥善调查下逮捕郭素沁议员的悲剧性错误。同时请表达出作为一名关心国家的国民,你要求我们「挚爱」的首相将他开除。写信给著名作家及部落客的目标是为了告诉他们民愤不可违,以及呼吁他们(也就是我们的一线领袖们)写出更加具影响力的文章以谴责赛哈密。让我们对赛哈密的不称职的表现制造舆论课题,而不局限于RPK被幽禁的事件。

这个群众行动的目标是观察是否我们能够制造出裂痕,最终导致赛哈密的下台。首相还有剩下的五个月限期,『四楼公子哥』可能会发现赛哈密所激起的民愤实际上是个良机,为了显凸出他的胆识,开除赛哈密可作为代罪羔羊。其他国家的政坛也有这种现象,最高领袖会选择在他的幕僚中挑选一位作为代罪羔羊以熄民愤。开除赛哈密也提供了『四楼公子哥』在没有多大损失的情况下获得一个机会卷土重来(这并不是表示我们想春游很多的希望)。为何叫做1800只飞镖呢?这是由250名二线领袖,再假设获得比前一次行动计划中人数的增长20%所获得的数字。

250 x 20% = 300人

300人,每人带出2人,总数为900人

900人的一倍为1800人

一些政治生涯即将结束的前领袖,比方说戈尔巴乔夫,在他卸任前的一个月,通常会做出亲民的动作。

当赛哈密被开除后,我们要求释放RPK的呼声将比较容易被接受,因为到时国阵政权能够把错误都推到赛哈密的无能,政府对编造故事的能力是一流的。

风险分析:我们只是在执行国民的义务,开除赛哈密的决定还是依旧回到『四楼公子哥』身上。如果『四楼公子哥』最终开除了赛哈密,记得给予他们一些掌声鼓励以显示他是个「男子汉」,这是他在巫统内部挨揍后所渴望的鼓励。我们一点也不恨他,不是吗?


选项三、
向伊曼提供「九百人次声援」,以让他们出来支持RPK

在这个选项下,同时也是在上次行动计划中第二多人支持的项目。这个选项要求那些笃信伊斯兰教的人士会见至少一名伊曼或是直属的宗教教师,对RPK被捕猥亵了伊斯兰教表示出您的关切,同时,也告诉您的伊曼,对于RPK揭露了穆斯林的弊病,并不会因此而使您对您的穆斯林友伴们的爱心有所缺减。除了和伊曼展开对话外,此项目要求你影响至少两名朋友以上共同进行。如果您不是穆斯林,此项目要求您说服至少三名以上的穆斯林朋友执行上述的对话。如需要的话,可使用此建议书中开头引用的文章。

初期效果分析:基于我们之前的投票结果,此项目应该能够获得大概900人响应这个对话。此群众行动应该会对当局使用《内安法令》禁锢RPK所造成的诚信度降低。

风险分析:毫无风险;您只是和您的宗教导师进行对话罢了。


选项四、
组织支持RPK的聚会,把「投标者」(一千人)做四倍增长

此项目要求我们每人与您有共同理念,对RPK或是司法公正课题抱有共同看法的朋友一同进行。当然,组织人需要为这个小组做些花样。来吧!为了这个小组,我们需要这里的部落客们提出意见!除了这些生动的部分,把你认同的RPK的文章和上述链接散布出去,同时开始讨论。这个选项的效果将无法直接影响RPK被释放,可是,我们需要这样的小组互相支持,建立起组织观。在您已经存在的朋友群众开始组织这个队伍将会是不错的选择。如果我们每个人在小组会议后能够邀请三个以上的朋友共同参与《马来西亚公民权益行动》的话,那我们可以很轻松的就能够达到未来的一千人的「投标者」人数。

风险分析:因为这个小组是你和朋友间的事,因此不会有任何风险。同时,友情得以巩固,因为普遍意识上我们需要互助互利。现代社会的近乎完全的「自给自足」(self-sufficiency)导致我们之中有人会觉得独立存在的错觉。


选项五、
目前无动作

如果您觉得其他的选项并不适合或是因为其他原因而觉得没有效率的话,您应该选择这个选项。


在第一步骤中,您被呼吁对上述的选项中的可行性、冲击力和风险进行留言和辩论。作为群众行动,通过这些建议,我们也能够对大家详解所执行的各各项目。

第二步骤:收集共识(10月10日至10月17日 晚上10时)

请在10月17日(周五)晚上10时对上述选项进行投票表表决。链接在此(网页左上角)

但您投了票,就是您对您的马来西亚同伴们的承诺:你我已经做了我们该做的部分,在某个点上,我们将会「见面」。您不是在为起草这份建议书的作者做出您的承诺。

如果(因为某些原因)您无法承诺参与这项行动的话,您应该投选『选项五、目前无动作』。

第三步骤:每个人执行得票率最高的选项(10月18日至10月23日)
请在10月17日(周五)晚上11时,查阅《马来西亚公民权益行动》查看得票最高的选项。我们会在较后关闭投票。

为了达到最高的冲击力,我们高度建议执行得票率最高的行动,即使您所投下的选项并未获得最高的得票率。这是我们如何在群众运动中获得最大的冲击力(如果您的时间和资源充裕,您当然依然被鼓励执行其他的选项)。

选项的投票应该在10月18日至23日之间执行,因此,请您回来这个网站对行动结束后的检讨做出表决,这将让我们能够对群众运动的效果获得回馈,同时能够提供我们改善的方法。


亲爱的马来西亚同僚和潜在的二线领袖们,

不像大部分的一线领袖那般,当您涉入公民运动的时候,您需要顾及柴米油盐、您的安全以及您的前途。这份最新的行动建议书就是为您而设,这个行动计划书需要你发挥您的领导能力,引导您身边的朋友。

我们的一线领袖们已经做出他们该做的,现在轮到我们这些潜在的二线领袖们在我们的能力范围内作出我们的行动。这个行动计划书扮演着引导我们取得最佳的效果。

我们需要参与的志愿者们进行两项指导方针:

一、将这封行动建议书翻译成马来文、中文和淡米尔文。
二、详细的编写未来的行动计划书,将它发送给我们以作为合并。
比方说,如果在行动计划/建议项目中只是写着「提名RPK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之类的字眼将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我们需要详细的叙述,告诉我们每个人具体的做法,平衡我们的能力,就像在投票中所显示的那样。

请订阅《马来西亚公民权益运动》小组的行动更新,目前我们有超过70人注册订阅,如果您担心暴露个人隐私(比方说正式姓名)的话,请在申请一个免费邮箱以获得行动更新。

让我们开始行动吧!

毫不留情∶我的展望,我的使命

出处∶Malaysia Today
原题∶No Hold Barred∶MY VISION, MY MISSION
作者  ∶拉惹柏特拉
发表日期∶14-10-2008
翻译  ∶ECS283
自2001年以来,我的家被搜查了5次,被警方扣留6次,被内安法令扣留两次。值得吗?也许以下所摘自奥巴马的著作 --「无畏的希望」的一些内容,能够解释这一切。

大马X档案
真相就在外边!

不论一个人属于何种文化,他都不会喜欢受欺负。没有人会喜欢生活在恐惧之中就因为他或她的想法不一样。没有人会喜欢贫穷或饥苦,也没有人会喜欢生活在劳力和收获不成正比的经济制度之下。如今的自由市场和自由民主的制度所塑造出来的一些发展中国家,也许还有瑕疵;它也许反映出了太多有权势对无权势的利益。但那制度是必须要时常改进的。而就是在这个时候需要改变那以市场为基础的自由民主,以便提供全世界的人最好的机会和更好的生活。

到时,我们的挑战就是确保美国的政策推动国际制度,朝向更公平,公正,和繁荣的方向。这就是我们推崇的规范,保有我们的利益也保住了这个在挣扎中的世界的利益。为了做到这点,我们也许要在脑内保留一些基本的原则。第一,我们应该对那些相信我们能够独力从暴政中解放他人的人感到怀疑。我同意布什在他的第二次就职演说中所宣称的要自由的普遍期望。但在历史中有几个例子显示男女的自由的渴求是通过外来介入才得到的。在上世纪,从甘地对抗英国殖民的运动、波兰的团结运动到南非的反种族隔离运动,几乎所有成功的社会运动都是因为当地的民主醒觉的结果。

我们能够激发及唤起他人对自由的主张;我们可以透过国际座谈会与协定来订下标准让他人跟从;我们能够提供拨款帮助刚转向民主的国家建立公平的选举制度,训练独立新闻记者,培养参与公众的习惯;我们可以代表被夺去权利的当地领导说话;而且我们可以应用经济及外交来对那些时常妨害他们自己人民的权利的人施压。

但当我们通过枪杆子、金钱上支援支持对华盛顿有利的经济政策的政党来捍卫民主时,或是遭到得不到当地支持其展望如查拉比(Chalabi)般的流亡者的摆布时,我们就不会眼巴巴地等着失败。我们只是帮助暴虐的一方把民主运动份子涂饰成外来势力的工具,反而延误了当地原本得以成长或出现的民主。

这里最重要的是,所谓自由不只是选举罢了。在1941年,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说他期望一个推崇四大自由的世界∶『言论及宗教信仰自由,从贫穷及恐惧中自由』。我们自己的经验告诉我们最后那两项自由 -贫穷及恐惧中自由 – 是其它所有人的必要条件。这世界的其中一半人口,大约有三十亿人的每天收入是少于美金2元。一个选举至少不是个结束;而一个起点,不只是个判决。这些人对「选举统治」的要求不外是像大多数的我们对一个普通生活上必须有的构成的定义一样 – 食物、居所、电供、基本医疗、孩子的教育,还有在不必涉及贪污、暴力、滥权下也有能力生活下去。如果我们要赢得加拉加斯、耶加达、奈洛比或德黑兰人民的心,只是把投票箱传给他们是不足够的。我们必须确保我们推崇的国际规范能够加强而不是妨碍人民的物质观和个人安全观。

2008年10月11日星期六

蒙古!蒙古!:副首相的滥权

出处∶Malaysia Today
原题∶ Mongolia! Mongolia!∶Abuse of Power by The Deputy Prime Minister
作者  ∶拉惹柏特拉
发表日期∶11-10-08
翻译  ∶西西留/《独立新闻在线

以下文字讯息是有关马来西亚副首相纳吉(YAB Dato' Sri Mohd Najib Tun Abdul Razak)和大马籍律师拿督沙菲宜(Dato' Shafee Abdullah)的对话。沙菲宜同时也是阿尔丹杜雅(Altantuya Shaariibuu)谋杀案的第三被告拉萨巴金德(Abdul Razak Baginda)的辩护律师。

虽然纳吉慢条斯理的回应说他与阿尔丹杜雅没有关联,可是短讯中却很明显的看到纳吉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已经在积极的介入此案。短讯中显凸出纳吉渴望向检控官和总警长提出他对这个案件的看法,这隐约的看出其中有滥权的成分。

其中所揭露的问题是:沙菲宜作为一名顾问,不断的追问纳吉一些细节,这表示出这个案件也许已经收到政治干预。这个观察可在纳吉在2006年11月16日发给沙菲宜的短讯中获得证明:

「今天别对媒体说什么。我过后会解释。RB(拉萨巴金德)会面对暂时性控状(tentative charge),但还有希望。」
(Pls do not say anything to the press today. i will explain later. RB will have to face a tentative charge but all is not lost.)

这条短讯引起了许多问题,纳吉在这个案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呢?为何他提到「暂时性控状」以及为何他说RB「还有希望」呢?当时拉萨巴金德还未被提控,纳吉为何有此先见之明呢?这些都是很重要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但将会在这起案件中引起分歧,所构成影响远远超出此案。

这些短讯是通过纳吉的手机号码(+6012 2143177)和沙菲宜的手机号码(+6012 3257052)之间的通讯。

对于那些寻求真相的人们,应该挑战纳吉和沙菲宜,以让他们自己证明这并不是出于他们之间的对话。也学这些短讯的记录依旧还存储在线观电讯公司的伺服器内。

事实被埋葬在某个地方!那些知道事实的人们相信这些事实已经和阿尔丹杜雅的尸骨埋葬在一块。可笑的是,事实总会溜到正义之士之手——有时就在最神秘的情况下发生的。

手机短讯的交谈由此开始:
2006年11月8日(星期三)
沙菲宜至纳吉(沙菲宜致纳吉)日期:8/11/2006 02:59:31

--> 拿督斯里,拉萨巴金德的事令人不安。我能帮忙吗?祝好,沙菲宜

纳吉致沙菲宜(纳吉致沙菲宜)日期:8/11/2006 03:45:05
-->我今晚稍后时会和你谈。

沙菲宜致纳吉 日期:8/11/2006 03:45:31
--> 谢谢。

沙菲宜致纳吉 日期:8/11/2006 06:28:56
--> 今天见了查案警官。拉萨巴金德(右图)的处境严重。三个人牵连很大。拉萨巴金德的案子有得打,他的情况有挽回的余地。但是我们必须与拿督斯里会面,因为总的来说还有其他困扰人的课题。不过,不必担心。祝好,沙菲宜


纳吉致沙菲宜 日期:8/11/2006 21:06:11
--> 我已和全国总警长谈过。你可以代表拉萨巴金德,也可以在法院见他。

2006年11月9日(星期四)
纳吉致沙菲宜 日期:9/11/2006 12:45:30
--> 如果拉萨巴金德的扣留期到星期天,是否表示他会在星期五被提控或释放?我希望情况看来对他比较好。

沙菲宜致纳吉 日期:9/11/2006 13:11:23
--> 可能发生三种情况。第一,他们会要求扣留更久,我们会反对。第二,他们必须在星期五释放他;或者第三,在星期五提控他。警方把他带到他的办公室搜查文件,没有发现什么负罪的东西。现在他们正在录他的口供,过后搜查他的家。拿督斯里,情况还受控制。祝好,沙菲宜

沙菲宜致纳吉 日期:9/11/2006 14:09:03
--> 拿督斯里,拉萨巴金德今天得见你。沙菲宜

纳吉致沙菲宜 日期:9/11/2006 14:17:47
--> 今天傍晚6时30分在我八打灵再也的家。

沙菲宜致纳吉 日期:9/11/2006 14:18:21
--> 谢谢。

2006年11月10日(星期五)
纳吉致沙菲宜 日期:10/11/2006 15:14:31
--> 有什么关于拉萨巴金德的消息吗?

沙菲宜致纳吉 日期:10/11/2006 15:19:40
--> 拿督斯里,正在谈判有条件释放,否则警方需要延长(扣留)多两天或三天。我怀疑这是公关做法,因为他们不要公众认为重要人物(VIP)有优待。在这种情况下成为重要人物,是个责任。其他方面,我们都在依计行事。祝好,沙菲宜

纳吉致沙菲宜 日期:10/11/2006 15:27:01
--> 谢谢,据他太太说,他压力很大,如果最迟能在星期天有条件释放,那帮助很大。

纳吉致沙菲宜 日期:10/11/2006 21:35:52
--> 看了电视新闻。拉萨巴金德送去验脱氧核糖核酸(DNA)。不知道这是否必要。

沙菲宜致纳吉 日期:10/11/2006 21:40:19
--> 不必要。但我想那是因为他的肺部感染。他刚刚再次被送到国大医院。稍后会从内部线人那里知道更多详情。

2006年11月11日(星期六)

沙菲宜致纳吉 日期:11/11/2006 03:17:56
--> 拿督斯里,我刚才去了吉隆坡中央医院四楼。拉萨巴金德因为肺部感染入院:轻微肺炎及哮喘。这就是他几个月来胸部疼痛及莫名其妙咳嗽的原因。他由一名能干的医生拿督杰亚英德兰(Dato Dr Jeyaindran Sinnadura,医药部主任)照顾。他在这里休息总比在扣留所好。脱氧核糖核酸检验完成了,排除了他曾在罪案现场(也能排除亲子关系)。我得见拿督斯里讨论一些问题。祝好,沙菲宜

纳吉致沙菲宜 日期:11/11/2006 08:54:17
--> 有没有可能在星期天释放?

沙菲宜致纳吉 日期:11/11/2006 08:58:14
--> 届时警方应该释放他,但是我认为,警方受到媒体和公众的压力。其他因素必须亲自和拿督斯里谈。调查明智,我们争取释放的工作顺利。

沙菲宜致纳吉 日期:11/11/2006 09:26:52
--> 警方明天肯定会要求延长(扣留)。我会极力反对,因为过去几天对拉萨巴金德的调查已经完成了需要拉萨巴金德留在扣留所里的调查。其次,从昨天开始,除了脱氧核糖核酸之外,警方并没有多少工作和他有关。第三,我注意到警方昨天疏忽当其他三名嫌犯自由碰面,因此会损害他们后来的口供,因为他们可以“串供”。但是那也显示警方不再需要隔离嫌犯了,即使拉萨巴金德是被带上手铐。祝好,沙菲宜

纳吉致沙菲宜 日期:11/11/2006 11:46:48
--> 今天傍晚六点我可以在大使花园(Taman Duta)住家见你。

沙菲宜致纳吉 日期:11/11/2006 11:59:08
--> 好的,拿督斯里。上苍保佑,我会在那里。

2006年11月12日(星期天)

沙菲宜致纳吉 日期:12/11/2006 13:53:41
--> 延长(扣留)两天到星期二,到时他们得释放他,也许是有条件释放。警方要求整整14天。他有口讯。

沙菲宜致纳吉 日期:12/11/2006 14:06:23
--> 一会儿会传送给拿督斯里。

沙菲宜致纳吉 日期: 12/11/2006 15:10:17
--> 0320949418

2006年11月13日(星期一)

沙菲宜致纳吉 日期:13/11/2006 15:53:36
--> 我现在在他的办公室。又再搜查。总检察长不会愿意又打输另一宗官司。建议总检察长拖着,让拉萨获保释的情况下继续调查,是个好主意。

纳吉致沙菲宜 Tel: 60122143177 日期:13/11/2006 16:23:29

--> 搜查情况如何?

沙菲宜致纳吉 日期:13/11/2006 16:25:56
--> 我们给他们提供了所有东西,包括旧的掌上型电脑(PDA)和笔记簿,还有一些单据。没有可负罪的东西。

2006年11月15日(星期三)

沙菲宜致纳吉 日期:15/11/2006 13:21:32
--> 时态进展一如所料。那两名男警官被控一般动机的谋杀。拉萨的名字没在里面。女警官释放,但以紧急条款重新逮捕,要让她当控方证人(一如所料)。我估计拉萨巴金德会获得保释。我的四名律师正在观察谋杀案的程序。拉萨巴金德的事可能是明天。私家侦探打电话给我。沙菲宜。注:现在正从台北回来。

纳吉致沙菲宜 日期:15/11/2006 23:31:09
--> 那么他有望明天将获释?

沙菲宜致纳吉 日期:15/11/2006 23:34:38
--> 拿督斯里,我正从新加坡开车回来,今晚没有到吉隆坡的班机了。希望一切都好。有何指示吗?沙菲宜

纳吉致沙菲宜 日期:15/11/2006 23:36:52
--> 还没听到任何不幸消息。

2006年11月16日(星期四)

沙菲宜致纳吉 日期:16/11/2006 10:52:43
--> 有什么事,拿督斯里?我已经在法院了。

纳吉致沙菲宜 日期:16/11/2006 10:53:50
--> 今天别对媒体说什么。我过后会解释。拉萨巴金德会面对暂时性控状,但还有希望。

沙菲宜致纳吉 日期:16/11/2006 10:54:30
--> 好的,谢谢。

2006年11月17日(星期五)

沙菲宜致纳吉 日期:17/11/2006 10:50:30
--> 拿督斯里,您要和尤索夫再纳阿比丁(Yusoff Zainal Abidin)谈谈,这很重要,因为在总检察署里面,他比很多人更懂法律。我有信心他注意到了针对拉萨的微不足道的证据。拉惹马哈尼(Raja Mahani)及东姑阿利斯顿(Tengku Ariston)的案子应成为总检察长的指导标准。他们无法再承受另一场像在诺莉达(Norita)、阿利斯顿及拿督巴尔万(Dato Balwant)等案子的耻辱性败诉了。

纳吉致沙菲宜 日期:17/11/2006 11:39:46
--> 好的,会尝试。与此同时,尝试安慰他的妻子。她歇斯底里了。

沙菲宜致纳吉 日期:17/11/2006 11:41:29
--> 我知道,拿督斯里。我会尽力去做。祝好,沙菲宜

沙菲宜致纳吉 日期:17/11/2006 12:57:49
--> 拿督斯里,拉萨没有被送入医院。他肯定不舒服。他拒绝服食监狱的药,因为害怕有人搞破坏。吉隆坡中央医院的首席医生拿督杰亚对他们没有把拉萨带回医院感到震惊。您能向拿督拉兹(Dato Radzi Shek Ahmad)说这件事吗?我得见您谈些事,我认为这些事导致她的死亡。如果我对的话,那肯定令人震惊。沙菲宜

沙菲宜致纳吉 日期:17/11/2006 15:45:34
--> 拿督斯里,我在双溪毛糯监狱,我安排拉萨去大学医院(HUKL),他现在正在路途中。总监哈芝达鲁沙兰(Hj Darussallam)和副警监古纳斯加兰(Gunasegaran)非常乐意帮忙。沙菲宜

纳吉致沙菲宜 日期:17/11/2006 21:27:02
--> 帮我问候他。我常想着他。

沙菲宜致纳吉 日期:17/11/2006 21:34:44
--> 会告诉他。

2006年11月19日(星期天)

沙菲宜致纳吉 日期:19/11/2006 16:25:08
--> 拿督斯里,我要您的随扈慕沙副警监(Dsp Musa)打电话给我厘清一点。他没接我电话。沙菲宜


2006年11月20日(星期一)

沙菲宜致纳吉 日期:20/11/2006 13:02:33
--> 有什么进展吗,拿督斯里?沙菲宜

纳吉致沙菲宜 日期:20/11/2006 14:30:20
--> 还没。

沙菲宜致纳吉 日期:20/11/2006 14:30:38
--> 谢谢。

沙菲宜致纳吉 日期:20/11/2006 21:05:17
--> 拿督斯里,拉萨明天被转送到双溪毛糯医院,杰亚医生可做些事情吗?

纳吉致沙菲宜 日期:20/11/2006 23:04:50
--> 他何时被转送?

沙菲宜致纳吉 日期:20/11/2006 23:05:48
--> 明天。

纳吉致沙菲宜 日期:20/11/2006 23:07:01
--> 什么时间?

沙菲宜致纳吉 日期:20/11/2006 23:08:01
--> 也许上午接近中午时。

2006年11月23日(星期四)

纳吉致沙菲宜 Tel: 60122143177 日期:23/11/2006 13:46:51
--> 你的简讯写“纳吉以个人担保保释!”

沙菲宜致纳吉 日期:23/11/2006 13:50:00
--> 拉萨以一百万个人担保保释。这是个人担保(personal bond)。沙菲宜?我对那个错误感到非常抱歉。整晚没睡觉在准备。我郑重的道歉,先生。祝好,沙菲宜

纳吉致沙菲宜 日期:23/11/2006 14:00:25
--> 感谢上苍,至少他保释了,对他和家人是如释重负。

沙菲宜致纳吉 日期:23/11/2006 14:02:02
--> 拿督,您和他谈话前,我得向您紧急汇报。沙菲宜

纳吉致沙菲宜 日期:23/11/2006 14:12:32
--> 好的,但还没向要和他谈话。

2006年12月2日(星期六)
沙菲宜致纳吉 日期:2/12/2006 18:59:15
--> 拿督斯里,得到一些麻烦的消息,相当严重。你在大使花园吗?我们可以见面吗?祝好,沙菲宜

2008年10月10日星期五

伯拉,可否请你在离开前把垃圾带走?

出处∶rocky's bru
原题∶Pak Lah, could you take the garbage out as you leave, please?
作者  ∶Rocky's Bru
发表日期∶10-10-08
翻译  ∶西西留

首相离开前必须做的五件事

经过毫无建树的五年时间,首相突然对报张说要在他还在任的很短的时间内解决许多的问题。

我想多说什么,可是我觉得很悲哀。他不该企图把这个烂摊子给处理好,因为很大可能他最终会留下更大的残局来让人收拾。

伯拉应该读一读他所养的那群《新海峡时报》的狗腿们今天所写的报道。卡里穆拉(Kalimullah Masheerul Hassan)把为何首相无法在前五年成功改革的原因都推到他人身上。如果已经给了他五年也无法把事情办好,他到底要如何在他离开前的六个月内办到呢?卡里现在所写的这些报道不就是在很有效的告诉他的朋友和主子其中原因了吗?

在他的朋友们和顾问们唾弃他之前,我有信心首相还有余力在明年三月以前做到五件事。如果他成功完成这五件事,他将名流千史。

一、铲除朋党和顾问
卡里穆拉,这位前《新海峡时报》副主席,在退休后所做的就是为伯拉护航,特别合是对他的党,尤其是对首相的前辈。他身边还有很多食客,他们很清楚逐客令还没下来前,我们几时就应该离开。阿都拉的失败就是因为他身边的那群顾问给了他错误的意见,他们任务失败,没有理由再留下来。

请继续阅读《当今大马》【阿都拉下台树倒猢狲散?卡里慕拉辞NST副主席职

二、清算丑闻
现在该是时候开始调查那些引起争议的商业合同了。就由女婿的班底控股(Pantai Holdings)和资利有限公司(ECM Libra Bhd)的股权认购的事情开始吧!最新的交易牵涉马来亚银行收购印尼国际银行(BII)股票的事业同时牵涉财政部。在其中,我们看到ECM Avenue的财务整合,这种种植业的合并本来应该会产生一家名叫联合动力(Synergy Drive)的公司,可是事实却是什麽也没有发生,斯可米集团(Scomi Group)的争议,燃油起价以及石油换粮计划丑闻。最好伯拉可以在他还是首相的时候把这些事情解释清楚。学马哈迪话哉:当你下台后,他们不再听命于你。(when you're down, they won't listen to you)

详情请阅读:
四楼公子哥:阿都拉的慢性毒药?
逐鹿问鼎∶重温「石油换粮食」丑闻

三、终结『现代化回教』计划(Islam Hadhari)
伯拉开始这个计划的,做事有始有终,伯拉必须找个好办法结束掉它。

四、指示他的女婿离开巫青团的竞选
这是伯拉可以为巫统和国阵所做的最后人情,这将会给他最爱的女婿帮了个大忙。凯里(Khairy Jamaluddin)一直以来都被怪罪成造成伯拉不受欢迎的原因,而这不是虚构的说法。如果伯拉不爱听我的进言的话大可做一做调查。

五、对柔佛人民做出道歉,因为在2006年发生大水灾的时候他没有及时伸出援手。

没用的调查官

出处∶当今大马
原题∶查案官指柏特拉文章四点不实 法官下周裁决可否盘问炸尸案
作者  ∶王德齐
发表日期∶10月9日 中午12点56分

控方今早传召第五名证人,即蒙古女郎阿旦杜亚炸尸案的首席调查官颜德元(Gan Tack Guan)副警监,为著名部落格拉惹柏特拉被控煽动案供证,结果控辩双方针对蒙女案的案情唇枪舌战了将近一个小时。

事缘颜德元今早接受控方盘问时声称,被指煽动的文章总共有4点是无中生有,因此他才会报警要求调查。但是,辩方随后尝试提问蒙女案的案情以否决这点,结果遭控方以案件尚在沙亚南高庭审讯为由提出反对,进而引发双方的交锋。

针对控辩双方的争议,聆审法官罗兹娜阿育(Rozina Ayob)表示将案件展延至下周一,以便决定是否可以在庭上盘问炸尸案的问题。


指责控方「篡改」附录文章

此外,辩方也在激辩中途发现控状附录的文章并非直接从网站上打印出来,而是经过重新打字和粘贴照片,因此指责控方涉嫌“篡改”(tampered)控状附录,导致控方顿时不知所措。

在休庭长达30分钟后,控方最终表示需要时间作出考虑,并会在下周一提出解决方案,结果获得法官罗兹娜的接纳。

晋入第四天的煽动案今早在八打灵再也地庭续审,柏特拉是于4月25日在其网站《今日马来西亚》发表题为【把杀害阿旦杜亚的凶手送入地狱】(Let's Send Altantuya's Murderer to Hell)的文章,点名副首相纳吉夫妇涉及阿旦杜亚命案,结果遭警方援引《1948年煽动法令》起诉。

负责检控的3名副检察司是法汉立(Farhan Read)、罗斯兰(Roslan Mat Nor)和依萨(Ishak Mohd Yusof)。柏特拉的辩护律师则是詹德拉(J Chandra)、阿玛吉星(Amarjit Singh Sidhu)和行动党蒲种国会议员哥宾星。

调查官指文章不实才投报

蒙女案的首席调查官颜德元副警监(右图)今早出庭供证,他也是煽动案的报案者。颜德元在依萨引导下表示,他是於4月30日在《今日马来西亚》阅读《把》文后,决定报警。

证人指出,他在文章中发现共有4点是不确实和无中生有,不过他并没有多加解释。这4点是触及蒙女案第三被告阿都拉萨的宣誓书、阿旦杜亚尸体的发现过程和地点、以及蒙女案的一些疑点。

颜德元也表示,他总共对此两次报警,第一次是指责文章内容不确实,第二次则是因为他在首个报案书,误置文章上载日期为4月24日,所以再次报警修正。

他指出,他也在报警后到煽动案调查官玛夫兹(Mahfuz Abdul Majid)的房间录取口供,当时玛夫兹打印有关文章展开调查。

调查官对案情一问三不知

哥宾星随后试图驳回文章内容无中生有的指责,向颜德元提出多道有关蒙女案案情的问题,包括三名被告所面对的控状、死者的身份等等。

不过,当哥宾星开始问及炸尸所用的爆炸物,以及整个过程,身为首席调查官颜德元就开始支吾以对,无法给予肯定的答案,结果引发哥宾星的不满。

当哥宾星提问涉及的爆炸物是什么时,颜德元却迟迟无法给予答案,结果哥宾星即出言斥责说,「整个国家都知道,但是你却不知道。是不是C4?」

不过,颜德元否认是C4,并声称如果没有记错,有关爆炸物是一种是塑料炸药。当哥宾星再追问爆炸物是怎么置放在阿旦杜亚身上,以及阿旦杜亚当时是生是死时,颜德元则声称不知道。

结果,哥宾星开始不耐烦向颜德元向咆哮,「快点从睡梦中起来」,并抨击后者是「没用的调查官」。

双方激辩可否盘问炸尸案

依萨旋即站起来抗议辩方律师询问有关炸尸案的问题,他指出,炸尸案的初步审讯已经到了尾声,沙亚南高庭已经传召证人针对炸尸过程供证,并会对此作出一个结论。

「由于阿旦杜亚的案件在沙亚南高庭审讯中,因此导致这宗案件变得复杂,我担心讨论高庭案件会干预司法。」

他也表示,地庭没有责任鉴定文章内容是否真实,而只能鉴定是否具有煽动性,「阿旦杜亚到底是被炸死,还是被掐死并不是关键的问题」。

不过,哥宾星反驳说,他对这项说法感到惊讶,「控方说所有事情仍有待裁决,因此不敢事先揣测,但是这名警官却已经报警,并说文章内容不确实」。

「如果他们坚持这个立场,他们就应该撤回案件,等待沙亚南高庭的裁决。如果我不能触及案情,那么我根本无法陈词。」

点出司法体制弱点没违法

哥宾星也强调,柏特拉只是点出司法体制在炸尸案显现的弱点,并援引煽动法令第3(2)(b)条文,指称法律规定点出和纠正司法体制的弱点并没有违反煽动法令。

「他(颜德元)是这宗备受关注案件的调查官,竟然什么都不知道。」

另一名辩方律师詹德拉也表示,既然报案者声称文章内容是无中生有,辩方律师应该获得机会盘问有关内容。

对此,副检察司罗斯兰反驳说,辩方律师只能在没有触及审讯中的炸尸案,特别是炸尸过程的详情,提问有关文章内容的问题。

他也表示,颜德元针对文章报警,只是基于「证人当时的知识」,但这不意味辩方可以提问影响炸尸案审讯的问题。

意外发现「篡改」控状附录

哥宾星随后站起试图再反驳控方的说词,但是却意外发现控状附录的文章没有题目,进而揭发附录不是直接由《今日马来西亚》网站打印。

不过,依萨辩称,附录中的文章和直接打印出来的文章在本质上是一样,不过这项说法不被罗慈娜接受。

罗兹娜表示,控方最少应该在文章上附上题目,「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要怎么去修正?」

詹德拉随后也插口说,附录上的文章是电脑打出来,而照片则是从网站转贴,「它是篡改(tampered)出来的」。

控方顿时哑口无言,因此罗兹娜随后休庭长达30分钟。经过讨论后,控方在复庭后申请多一些时间来考虑解决方案,案件展延到下周一继续审讯,获得法官的同意。

罗兹娜也表示,她会在下周一裁决是否可提问有关炸尸案的问题,控辩双方律师可在明天之前向法庭提交书面陈词。

批准柏特拉明午检查心脏

另一方面,罗兹娜也重申,同意让柏特拉明日下午1点30分,到医院接受心脏检查。辩方律师是在周二向法官提出申请,当时罗兹娜已经表示批准。

罗兹娜随后在早上11点40分左右宣布展延审讯。约30名支持者随后也如往常般,在法庭外向坐在墨镜货车内的柏特拉挥手告别。

由于庭警从昨日开始安排柏特拉在隐秘处登车,加上墨镜完全遮住车内的情况,导致支持者根本无法看柏特拉。记者也无法拍到柏特拉的照片。

此外,支持者们也在柏特拉离去后,送花给柏特拉妻子玛丽娜李为她打气。

新院风波的制度反思

出处∶当今大马
作者  ∶傅向红(新纪元学院讲师)
发表日期∶2008年10月9日/10日

以下文章出自《当今大马》《当今专栏》中连续两天连载的评论。
2008年10月9日【权力张狂,大学理念缺席?
2008年10月10日【民办大学理念与国家的拉扯

为了方便阅读,同时作为我个人收藏精读之用,我把这两篇文章合并成一篇文章,以飧读者。

权力张狂,大学理念缺席?

新纪元学院风波从理事会权限和雪邦校园留弃的争议,发展到今天的「保柯」与「挺叶」两分对立的僵局,不仅让人尴尬、错愕,还反映了华教运动缺乏高度与深度。不惟如此,这也反映了华教运动未有能力处理人事纠葛与政策性异见,动辄上纲上线,缺乏起码的民主素养。

近来,对立两方频发文告,但此次风波重点,不在两方分别提出了什么,而在于两方分别漏提了什么。新院行政与新院董事双方在为各自阵营辩护,甚或为了赢得这场战而打击对立的一方时,已经把原有关键的管理制度争议,转变成了人事斗争。

事件很快升级为高亢的动员,既抬出爱华教、团结华教的道德口号,又祭出董事会的权力大柄,实际上无助于面对事件的症结,反吊诡地撕裂了华教,转移甚至助长逃离该有的制度反省与讨论。

亟需跳脱「保柯」「挺叶」思考

要让这场危机变为新院的转机,我们必须跳脱「保柯」与「挺叶」的思考。本文此刻提出冷思考,不奢望能够排解「保柯」与「挺叶」的纷争,而意在提出可行的架构参考,直面民办大学面临实际的制度管理问题,为华教累积制度反思经验,供未来改革做准备。

柯氏续聘与否的争议,反映的不外乎就是学院行政首长与董理事会的权责架构。对于柯氏的去留问题,我们不能否认,天下没有永不离职的行政首长,但其去留必须有严谨的标准为依据,且其合理性必须来自于维持并平衡学校行政效率和大学的学术创造力。

在此风波中,主张不续聘柯氏者,一方面指责保柯阵营陷入「非柯不可」的「人治」窘境,一方面却将董事等同于雇主,并不时高举雇主的权力,而未能提出专业化的大专管理制度,无疑让新院继续笼罩在人治的阴影下。

不续聘欠缺过渡计划安排

我们无可否认,按照现有章程及聘约模式,理事会确有不续聘柯氏的权限。然而,章程是为日常的学院管理而服务的,就常识而言,任何不续聘,理应预设双方有充足时间安排过渡计划及接班人选,以让交接工作不至于影响院务操作。柯氏聘约即已在今年底到期,若学院理事会不拟续约,就应按照程序尽早提出讨论。

然而,部分挺叶人士,仅以「董事权限」作为不续聘的唯一理由,而不考虑过渡计划的种种安排,实在有欠说服力,无法面对外界指其为处置异议的秋后算账之嫌。董事一再高举尊重规章,却无视大学日常专业管理需要,岂不怪哉?规章重要,学院专业管理就更加重要了,岂能以权力之能事与华教道德口号,来逃离大学管理的重大责任?

遴选公开,还要公平透明合理

将院长职应征公开化,固然是透明化、民主化管理的一个必要部分,但其实还不足以保障日后院长能有效管理和发展学术。公平、透明且合理的监督机制其实才更为重要。

这个部分牵涉到校园学术人员、行政团队与董理事会之间的相互合作、监督与制衡,而不是由少数几个董、理事发文告重复宣示雇主权力就可以解决。后者的模式宛若将新院管理降格为一个多世纪前,未经现代化转型的哈佛大学,教学和研究工作有意无意被政治和经济势力掌控,成为服务当政者和校董利益的工具。

让校长坚持学术尊严是理事职责

主张院长职公开应征的目的,是要确保遴选透明与公平。这对民办学府来说,不失为一个进步和前瞻的主张。不过,更重要的乃是院长的遴选办法,是否有「选贤与能 」的机制。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公开应征,却把未来院长的最低学术资格条件降低至硕士,似乎有违新院升格大学的发展蓝图和未来的学术发展。

哈佛前校长德瑞克.伯克(Derek Bok,1971-1991年期间担任哈佛校长)在其2003年的著作《大学何价》(Universities in the Marketplace)一书中,谈及如何创造美国大学管理规则时,即提醒美国社会大众,大学理事的责任是审核校长「能否在学术标准与财源冲突的情况下,继续坚持学术尊严」。这个提醒,对新院未来的发展,同样富有启发。某些「挺叶」阵营人士,把董事等同于雇主的说法,其实是在矮化董事,让董事逃离其功能与专业责任,徒然只剩下不具价值考量的权力意志。

新院理事会独立和专业尚不足

公允地说,要做好大学管理,新院的理事会应该执行其专业责任,而非只是董事会的橡皮章。不过,从其成员的构成来看,其距离专业要求甚远,董事可以自行委任的人选太多,而且没有明确的学术或管理专业的资格要求。这次风波完全凸显了理事会缺乏独立性和专业性,续聘柯氏与否应该早在年初就按照程序,严肃讨论,提出各种专业检讨,而非直至风波发生,草率地仅以「董事权限」为由,不予以续聘。

柯氏续聘与否,并非事件重点。新院如何发展,学术与管理制度分工及责任承担才是真问题。换言之,撇开柯氏去留不论,董事们必须依据大专学术发展的目标,监督和确认未来院长(不管此人是否为柯氏),并承担责任,提出比新院过去10年更好的愿景和制度。不然,柯氏的去留只是伪问题,用以遮掩部分人士夺权的野心。

学术管理论述缺席

虽然这次争议,出现在行政高层与董理事之间,人事味道甚浓。但隐藏的实际问题乃是华教内部对大学管理制度缺乏目标和理念。说到底,新院作为华教运动的堡垒实际上要服务于什么?保柯阵营押宝在个人身上,而董理事则汲汲营营于 「主权问题」,不正凸显了双方的理念缺席及权力张狂么?

新院风波不乏派系攻歼言论,但缺席的却是学术管理和办学理念论述。学术管理的基础,应该奠基于鼓励学术创造和培养独立开放之风气。董事、校长与学术人员各有不同功能,应予以适当分工,而不是动辄套用上下隶属关系,行政命令压倒一切,这才可能达成大学自治的管理目标。

大专学府掌权者若对自身权力缺乏自制,讲师若对学术自主和自治缺乏坚持,行政自主和学术独立充其量只是梦呓。在有关任命学术/行政主任的权限争议上,后来以柯氏认同并尊重「主任级人事任命为理事会权限」而告一段落,各方并未论及何种聘任制度才符合学术管理或要体现什么价值。

一般学术管理制度健全的大学,其征选学术主管程序共有四个阶段:(一)以公开招揽或内部擢升方式收集候选人名单(一些有名望的大学甚至规定至少须有3名候选人);(二)由校长征询相关系所教授/讲师对各个候选人之意见,确认个别候选人资格条件是否符合相关系所未来之发展需要;(三)由校长及相等于学术主任或教务长等级之主管共同面试候选人;(四)最后再将面试结果报请理事会及董事会并由他们任命。

应加强横向制约和监督机制

以上程序,主要体现的就是对学术专业意见的重视。仅仅把新院主任级人事任命问题,降格为理事会与行政首长之间的权限之争,其实忽略了大专管理该有的价值、理念和目标。纵观国外健全的大专管理制度,其重视的是横向制约和监督(即科系与科系之间、教授与教授之间),而不是纵向或垂直的等级制操控。

这不是说他们已经取消了垂直等级制,而是他们把主要的监督机能,设立在横向面,以体现民主和平等的精神。唯有落实在制度上,师生们在校园里面才能体验这些价值和精神,民办学府才有可能成为铸造公民精神的摇篮。

在任命终生聘讲师或教授一事上,系主任亦同样必须根据系所学术发展之目标和需要,同系上全体学术人员商讨甚或征询学生之意见。

民主分工才能有一流学府

纵观美国私立和民办大学的发展史,它们早在一百多年前就逐步从包揽一切权力的董事会掌控,转向专业分工、学术自治的管理方向发展,才发展成今天屹立不倒的一流学府。反观新院风波,大家似乎只兜转在爱华教、团结华教的伪道德口号下自行内耗。

仅以新任哈佛校长Drew Gilpin Faust 的就职演说作为砥砺:「大学不是关于每一季的成绩;也不是关于学生毕业时会变成谁。大学是关乎可以铸造人生、传承世纪遗产及形塑未来的学习」。

民办大学理念与国家的拉扯

新纪元学院此次纷争不但触及内部权责架构,也提出了新院的国家认证问题。从华教运动的使命和新院所处的市场压力来看,董事们不仅要确保院长(不管是否由柯氏担任)「能在学术标准与财源冲突的情况下,继续坚持学术尊严」(Derek Bok语),还要支持院长不会因为国家政策的压力,而放弃民办学府的特色。

盲目顺从董事、捐款者和当政者的校长,不可能是一个好校长;能在各方压力下坚持教学和研究尊严的校长,才有可能推动学术发展,值得这个社会尊敬。

盲目用国家标准来自我检验

namewee new album 270807 wee meng chee讽刺的是,此次风波中,却有华教人士以「新院课程没有获得国家认证」当作检验新院院长是否称职的标准。按照同样标准,华教自己辛苦建立的独中文凭,大概就像黄明志在〈Negarakuku〉的创作中所唱:「都要丢到longkang去了」。所有独中校长大概都不要续聘好了,因为独中文凭不受国家承认?

对于新院办得好不好,要如何办得好,热爱华教的衮衮诸公,难道没有自己的一套标准,而必须完全依赖政府的指南?虽然说MQA对于国内高等学府的某些要求,确有一定的专业水平(比如对研究经费的投注、博士级资格比例等方面的要求),但也有一些是MQA不重视甚或会干预,而却又值得新院去努力经营、保留且极富学术价值的东西,比如以培养人文和公民意识为定位的通识课程、批判导向的课程内容、授课语言的自主权、学术人员的跨学科背景等。

MQA对学术研究要求属合理

当然,偶尔MQA和自我标准也有一致的时候,例如这次风波里,有权势者公开指责新院花钱出版学术刊物,是在浪费华教资源。华教资源分配是否妥当或浪费,固然需要健全机制监督,但相关指责似乎没有掌握大专学府发展学术的条件和实际需要。

跟其它国内外大学的研究资源相比,甚或以国家高教评估机关MQA的标准来审视,新院投入在学术出版或研究方面的资源实在贫瘠得可怜。以缩减支出当作学术管理的标准,显示提出相关批评的人士对学术管理的认知相当片面与单薄。

以「技术」方案躲避不正义课题

有人说,这些都是申请程序的技术性问题,可以技术性解决。但对于如何技术性解决?何种项目值得新院去技术性解决?谁为技术性解决付出代价?等问题,华教上下似乎一直都在逃避,以至于发生矛盾时,大家都把责任推给对立那一方。有关申请认证的问题,本文认为技术难题可以内部商讨议策,但必须同时经营公共论述,并以继续捍卫民办学府的自主权、独立性和特色为主,而不是以MQA为唯一标准。

华教邀请国家清理门户?

为了打击对立的一方,而不惜祭出国家法令,岂不等于自动邀请国家来清理华教门户?这些自诩热爱华教的前辈们,怎么会亲手葬送华教多年来努力捍卫的自主权及免于国家干预的独立性?实在让人摸不着头脑。

当然,从这次风波看来,陷入政府标准和MQA泥沼的,何止反对续聘柯氏的阵营。「保柯」阵营的某些人士,为了证明柯氏称职,也拼命抬出证据,向社会大众汇报新院过去几年如何努力接近国家标准,完全不提新院作为民办学府该有的目标、价值,可以如何区别于国家意识形态和其它大专学府。

办学理念被双方口水淹没

这么一闹下来,最乐开怀的,除了其它私立大学(即新院的市场竞争对手),大概就是那些在冷气房里乘凉的高教部官僚了:原来他们设定的高教标准这么有威力,足以让华教的保柯和挺叶两派忙个不停,而忘了自己到底要办一所什么样的大学。这也是最让许多华教年轻学子摸不着头脑的事,因为实在看不出「保柯」与「挺叶」 在办学理念上到底有何差别?

媒体上的各方口舌战,反倒让人看出,华教诸公的思维、价值面貌高度相似,彼此之间的差异仅在于谁掌权。这种只有赤裸权斗,而没有理念竞争的公开演出,对一个以多元开放为定位的民办学府来说,实在是一大讽刺。谨此敦促华教前辈们,让年轻一辈从你们身上学到理念、价值和学术,而不是赤裸的权力斗争。

结语

最后,新院如何升格?大学该如何办?这个严肃问题值得保柯与挺叶两派认真思考,应该是双方寻求共识的基础。本文提出,民办大学的制度、权责甚或国家认证,应该以办学理念为基础。缺乏理念基础的管理,对外无法立足,对内缺乏院务操作的指引,容易陷入权力争斗。

2008年10月9日星期四

马华应出售南洋报业(之二)

作者-古玉梁

世界华文媒体上市后,股价跌多起少,从上市前的「参阅价」RM1.09逐步滑落,在金融风暴吹袭下,近日已跌到每股RM0.77,而华仁控股所持股票仅值4千6百50万左右。

若以加入世界华文媒体之前所持的南洋报业1千7百万股计算(当年收购南洋价为每股RM5.50,股票买进总数为9千4百万令吉),华仁账面亏损至少4千7百万令吉,这还不包括多年支付银行的贷款利息!

总结之下,马华公会通过华仁控股去搞南洋报业,直至今日的总亏损预算在1亿令吉左左,其中包涵:

1.2001年向南洋小股东献议全面收购付出的高价格,旋即为了避免被除牌而配售给「友好伙伴」的损失;*

2.2001至2006年期间脱售2千万股的损失;*

3.2007年场外交易售出约1千5百万股,亏损约2千万令吉;

4.至今手持世界华文媒体,亏损4千7百万令吉;

5.2001至2008年银行贷款利息……(*以上项目没有公布数字)

林良实与他的伙伴马不停蹄在2001年5月23日的马华会长理事会、5月30日的马华中委会、6月23日全国马青特别大会以及6月24日马华全国特别代表大会上口沫横飞,力辩马华投资星报赚了多少多少,甚至预言在所谓专业人士管理下定能挽回颓势,马华公会俨然是南洋救星……

英文星报确实是华仁控股当年「侥幸」留下的金蛋鹅。 (1989年10月,林良实也曾在星报即将崛起成为英文第一大报前,极力主张脱售,所幸被异议人士及时阻止。)单是2007年,它的扣税后盈利便达到1亿 6千万令吉,华仁占有42.34%股权,年年红利滚滚,不仅让马华公会摆脱以往财政窘迫的尴尬处境,且能轻松应付党的各项活动开销。即使以目前低迷市价计算,这份党产市值将近10亿令吉,而本益比为28,不像世界华文媒体,本益比为45。因为星报股票有价,当年才可用来抵押给银行,顺利借钱收购南洋。

马华投资南洋却很倒霉,赔上党誉又亏钱!究竟谁该负责?林良实?当年的会长理事会全体成员?全体中委?甚至全体中央代表?

从党的所谓集体领导、集体负责的理念上解释:是党的错,米煮成饭,怪谁都没用!

政治与商场都一样现实。林良实退走了,儿子林熙隆在马青党选败阵,有人形容:林良实时代结束了!这话不无道理。面对投资南洋失利苦境,试想:他会奋勇出面解铃吗?商人见利忘义,这是自古名训。纵使以往有默契,今天他去找张晓卿谈商,张会听他的吗?张从一连串收购合并中,越长越大,个人名气今非昔比,今时今日的良实如何跟他平起平坐?

3.马华投资南洋换回的十字架,肯定压在即将出炉的总会长身上。有意染指马华高职的蔡细历最早开腔。当年替收购行动护航,对南洋满怀信心,蔡细历后知后觉,终吐真言。今年5月29日,他在自己的部落格内张贴《马华收购南洋,528报殇7周年》一文,劝领导层再深思收购南洋报业,甚至建议应脱售南洋报业。他承认:因为南洋报业没为马华带来可观收入,还让马华背着沉重的政治负担!

作为一名身经百战的资深政治人物,更令人讶异的是他吐露真言:「人民厌恶国阵政党掌控媒体集团,对主流媒体反感,也不相信主流媒体的报导。」

2008年10月8日星期三

马华应出售南洋报业(之一)

作者-古玉梁

沉寂七年的「528南洋报变」,近期在马华党选热烘烘的时刻,重新摆上台面。

这椿表面上像是马华公会并吞南洋的事件,让不少人觉得「轻舟已过万重山」,让丹斯里张晓卿继续往前走,去实现他个人有生之年编织的「大中华媒体共荣圈」美梦;可是,被拖下水的马华公会没那么幸运,始终在马华党产记录中遗留污点,挥之不去。

南洋报变真相早就麻疯出面,水落石出!不论当事人如何狡辩,事实归事实:《星洲日报》霸主张晓卿为独揽大马中文报业的肥水田,借马华公会前总会长林良实与前首相马哈迪的特殊势力,硬逼丰隆集团老板郭令灿脱售南洋报业,搞到华社一度喧嚣抗议、写稿人集体罢写、大学生与党团领袖报社门口纠察、一些报社职员愤不顾身拉布条示威…反对之声此起彼落,在雪隆地区尤其沸沸扬扬。

当时,首当其冲的《星洲日报》,上自社长、董事经理、总编辑,下至各区主任、记者,有者矢口否认涉及交易,甚至厚着脸皮跟人背后喊反垄断口号,或口是心非,高举所谓支持市场自由竞争的旗帜;忠耿的枪手忙于挥笔,正义凛然地替主人「漂白」,也不忘涂粉抹脂。

借名收购浮上台面

数年后,风平浪静,借马华公会之名,替张晓卿收购的真版本终于浮现。张晓卿最终无须躲头藏尾,坦荡荡走进南洋正堂,甚至自荐为发扬全球华人文化的英雄,广邀名士撰文著书,歌功颂德一番,连一路来反对内安法、印刷出版法的党团高人都登报道贺,甚是热烈。

几经合并换股,南洋报业集团与星洲媒体集团已在今年3月双双除牌;取而代之的,是与明报合并的「世界华文媒体有限公司」,在马、港两地鸣锣欢庆开市,掌控大权的非陈(嘉庚)、非胡(文虎)后裔,而是张晓卿啦!

林良实当年登高一呼,扬言要拯救每下愈况的南洋报业,邀得马华A队跟班呼拥,不顾异议人士嘶声抗议,排除重重阻碍,极力落实强购南洋报业(包括《南洋商报》、《中国报》、《新生活报》以及大大小小十多本杂志)的「伟大」计划。

2003年5月,林从马华公会总会长宝座谢幕步下政治午台,一身松脱,可以大声一句:「这是经过党中委会接讷以及全国特别代表大会投票(1176人支持, 1019人反对)通过的议案,AB双方共同负责,毋须个人承担责任。」但可苦了历史将届一甲子的马华公会,令即将就座的新任总会长需大伤脑筋,思考如何抛撇肩上的南洋十字架,免党产亏损不止,还得背上干预媒体自由恶名。

从2001年至今,为了所谓拯救民族文化大业,马华公会付出的金钱代价委实太高了。虽然马华的投资膀臂--华仁控股有限公司的真实账目从未透明公开,即使到公司注册局翻查,也只见皮毛。但,在它投资的两家上市报业公司(英文《星报》与南洋报业)所发表过的数据与文告,以及大马证券交易所公布的文件,可略窥端倪。

首先是2001年10月,落实向南洋报业小股东全面献议收购计划之后,华仁控股购入高达92.12%股权(总发行股份为7千7百43万9千7百 70万,每股票面价为RM 1.00),以每股RM 5.50强制收购价计算,总投资7千2百88万6千3百股,支付几近4亿元。虽华仁很快便将一部份股权配售出去,但它本身投入的实际银额也高达2亿9千3 百多万令吉。

华仁控投减持股权

而华仁控股当年向大众银行举债,总额为3亿2千4百万元,不也就是为了收购南洋?这是马华公会史上举债最大宗的一次,反映以林良实为首的领导人如何不惜一切,为取得南洋报业的坚强决心!

5年后,据2006年南洋报业年报中记载,截至11月13日它发出股份减至7千3百25万股,而华仁控股所持股份减至3千2百49万5千(44.36 %) ,换言之华仁控股在这5年里脱售了47.76%股权,约4千另39万股。在减持过程中,华仁控股究竟亏了多少,恐怕只有极少数董事或信托人才了解真相。

从2006至2007年,华仁通过所谓「场外交易」,再以每股RM4.20售出将近1千5百万股,将南洋报业股权进一步减剩22.46%,仅剩下1千7百另9万6千2百71股。若以当年每股RM5.50买入计算,光是这一单,华仁控股就赔上1千9百万令吉。

2007至2008年初,从南洋报业到合并为世界华文媒体(现今在大马股票交易所上市的MEDIAC,贸易股代号5090),华仁控股所持股权变化更大!

今年4月3日,张晓卿掌控约2/3股权的香港明报企业(香港交易所上市公司,代号685)正式通知大马的南洋报业控股公司(大马股票交易所上市公司,贸易股代号3064)股东,以南洋每股换3.53明报股。

换言之,华仁在南洋拥有的1千7百万股换成了明报的6千另39万4千1百91股。明报是以扩大缴足资本至16亿8千4百95万股,每股港币10仙 (即一毫,折合马币4.4仙),以吸纳大马南洋报业与星洲媒体股权,紧跟着又改名《世界华文媒体》,4月30日在吉隆坡、香港两地同步上市。

今年8月27日,在八打灵南洋商报大厦召开世界华文媒体大马股东大会上接纳的2008年报,列明华仁控股占有股权已减至3.58%,仅拿督刘衍明代表马华公会担任董事,而另两名大马董事(不包括张晓卿家族与星洲高层代表)梁棋祥与梁秋明是否也代表马华公会,则不得而知。

首相阿都拉巴达威退位文告

《独立新闻在线》庄迪澎翻译
马来西亚首相署原文出处

我在公共服务领域工作已超过45年了,我以公务员及民选议员的身份为这个国家服务。我一直是政府的一分子,而且何其荣幸能出任这个国家的最高职务。我见证了我国从一个小而贫穷的国家,发展成我们今天居住者的现代和繁荣的马来西亚。

尽管我们有成功的记录,但在过去几年里,我坚信我们的国家正站在一个历史性的十字路口。我们必须改革我国的一些事物,我们必须不断发展和成熟,否则我们可能会丧失过去50多年来所取得的一切。在这段改革和改造的时间里,马来西亚人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团结。

在为政府服务的这些年里,我一直遵循我的良心,一直把国家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正是考虑了这一点,我宣布不竞选巫统主席。我不要一个分裂的政党和执政联盟,我要的是一个团结和睦的政党与执政联盟。为了面对未来的全球性挑战,以及让马来西亚成为一个充分发展、繁荣与公正的国家,团结一致的国阵是至关重要的。

我的巫统主席任期将在明年三月届满,我希望离职前能完成一些工作。这些工作很重要,因为它们将是推动我国前进之所需,是我国重振竞争力之所需,也是使我国和我们的社会应付世界已为我们设定的挑战之所需。我敦促全体马来西亚人团结一致,和我一起努力,把马来西亚打造成一个更好的国度。

首先,我们必须改革及加强各大机关。

·司法机关需加强它在市民眼中的地位与公信力。在我的任期结束之前,我将提呈国会法案,以成立司法任命委员会(Judicial Appointments Commission),这个委员会将以透明及择优的方式提议任命司法人员。

·我们还需要一个强大及有效率的反贪污机构,以便无畏无私地打击贪腐。我将在今年结束之前提呈国会法案,成立享有更大的调查与执法权力的马来西亚反贪污委员会(Malaysian Anti-Corruption Commission)。该委员会的结构模式将仿效香港的廉政公署。

·我还打算设立一个特别投诉委员会(Special Complaints Commission),以加强执法单位的廉正与效率。

第二,我一直谈到必须确保成长的果实得到更公平的分配。在最近的财政预算案中,我阐明了政府要加强和扩大社会安全网的承诺。我们将在这条战线上快马加鞭,以便不论背景、种族或宗教地帮助穷人和处境不利的马来西亚人。我也将努力确保可以开始分享依斯干达经济特区及全国各地发展走廊的具体成果。

第三,我想看到政府和国阵重申致力于建设团结和谐的国家的承诺。我国社会的跨种族和跨宗教关系每下愈况的程度令人担忧。各种问题出现了,随时会撕毁脆弱的马来西亚人的生活。我们必须经由对话、建设性地及不偏不倚地解决这些问题,确保人民更加明晰和了解这些问题,以及专注于让我们我们团结起来的事物,而不是那些分化我们的事物。为此,我将在明年初召开国阵大会,这是我希望启动的长远工作,并继续作出贡献。

我全心全意希望完成未竟的使命,而我相信我的继任者将继续推动此议程。我要传承给继任者的马来西亚,是个有能力应付全球经济的危险挑战的马来西亚,是个不分贫富、不分老幼、不分城市或乡村、不分南北、不分宗教,而且团结和睦的马来西亚。这不是内斗内耗及大搞狭隘政治的时候,而是促成伟大、团结与合作的时候。

收购南洋 月亏百万

作者-杨善勇

528报变前两天的早上民行党召开一个圆桌会议,我打从机场直奔会场。林吉祥先生当时主持大局,带头发言,大意是说,一旦马华公会收购南洋报业,B队的人马肯定吃尽苦头。

后来的变化当然正如林先生所料。但是马华公会主事的头头不但强调所谓的「专业管理」云云,而且一再说明,你情我愿的投资其实得利丰厚;尽管当时传开的消息透露,我党特此和商业银行借贷2.3亿融资。

到了2001年7月2日《时代报》另有报道指出,自从马华插手收购,《南洋商报》报份剧跌1万5千份。新闻还说:行内专家士估计,一旦报份跌至15万份以下,预料报馆将会面临赤字。

时光荏苒,转眼7年。马华公会的这门生意似乎输得一塌糊涂。10月6日《当今大马》的新闻说:马华署理总会长候选人林祥才就此课题猛向当权领袖开炮,公开揭露当初的收购导致我党亏损一亿令吉,要黄家定交待。

继续阅读《当今大马》【揭马华收购南洋报业亏一亿 林祥才促请黄家定作出解释

按此计算,这些日子以来,马华每年平均亏损1428万5714令吉,相等于每月119万476元,或者是每天RM3万9682.54令吉。论分计秒,仔细计算,则是每小时1653.44令吉,每分钟28令吉,或是每秒4角半。

看到这样的代价,可见林吉祥先生当年的预言,还少了这一段:不仅是B队大吃黄连,2001年算起,百万党员每月都因此至少蒸发了一令吉,七年总计每人大约一共损失84元。

但是,区区84元算得上什么东西?林祥才为何要摆出林吉祥的姿态,强要黄家定逐一交待。天底下哪门投资没有风险?你看英语教数理两天就用上300万,收购南洋一个月才折损百万,林祥才幸勿咄咄逼人,好吗?

2008年10月7日星期二

叶新田稳如泰山

作者-李书祯

有雪隆董联会硬挺,大权在握的董总主席叶新田,掌控大多数董教总教育中心理事;他有权聘请院长、有权签支票,负责「出粮」给学术和行政人员,把董教关系当作主仆关系处理,而学术和行政人员又没有工会为他们出头,叶新田怎么会不稳如泰山呢?

霹雳州出动两辆巴士的百名华教人士拜访董教总,带着1470个签名联署「声援」叶新田,「怒轰」柯嘉逊;同时,董总行政部发文告指责「一些人攻击董教总领导层、使用各种不正常的办法对董教总领导层施压,践踏董教总教育中心董事部的尊严和主权……」。

董教总教育中心理事会在道理说不过去时,提出董事部尊严和主权问题,模糊华教人士视线,企图因此过关,而无须再解释丰融集团献地合约的苛刻条件下,院方还要签约的因由。为何「城市校园计划」既使只是观念而已,不可以被讨论?为何胡万铎促成的协调小组的报告和建议没有被接纳?为何征聘院长又叫柯嘉逊应征?为何沉慕羽和张雅山「新院维持现状,内部调整态度」的建议案不能被接受?

新纪元学院的课程鉴定倘若有问题,与叶新田理事长关系密切。住在加影的发展华小工委会主席柯建生和华教前辈杨静来为何没有实事求是,了解清楚,就对外发表损害新院声誉的错误讯息?又有新院财务「令人不安」,财政邹寿汉拒绝接领移交财务;还有沉默多个月的叶新田召开记者会表示申请大学升格被驳回「非常震惊」、「被蒙在鼓里」之说,企图数尽柯嘉逊院长的不是、不称职。

不择手段搬石头砸新纪元学院招牌的华教领导人,已赤裸裸地显示。

一位有能力的华教领导人,没有办法做好内部沟通,形成权力核心与技术团队的分歧,单用行使权力来治理院务;当领导人的「诚信」出现危机,把「个人」与「团体」捆绑在一起,不容批判;当道理讲不清时,把问题扩大到「董事部尊严和主权」的最高原则,把华小、独中议题统统扯进来,壮大「董事部的势」。我不禁要为他们歌颂:

伟大的华教领导,

我们百分之一百信任你,

你无需为博士学位\校地合约\征聘院长等等等问题解析,你不容置疑;

再中肯的报告,再资深的领导,再好的建议都不重要,

非理你勿听,非礼你勿视,非你所愿,

你统统无须回应。

伟大的华教领导,

我们坚定不移地支持你,

你的能力,你的权力,你的地位,

都不容批判;

分裂华教是一些人的隐议程,

你享的是领导的权力,前人耕耘的成果,

你不必引退,你不可被取代。

我们——百人声援,千人签署就是你的后盾,为你消灾解难。

叶新田,稳如泰山。

全球注资岂能「沉船」

作者-何启斌

美国国会两院已肯定批准7000亿美元一揽子救市方案,这讯息必使全球有样学样。果然如此,欧洲中央银行即刻也宣布将投入近5000亿美元(或3000亿欧元)来拯救银行业。澳洲、加拿大、英国、中国、俄国、日本等都已经作了有关宣布和行动。

简而言之,全球中行都大量注资入市场。因为这样,可预见的效果是:要沉船都难!这些银行业的大船,多数身缠「万贯」债务、或地产烂账、或低价股票债券、或次贷证券、或CDS(金融工具)或完全难了解的「资产」,如果中央银行不下手,或下手不重,还冀望「市场」来调制,那么许多巨无霸银行必下沉无疑。

高盛有华伦·巴菲特以50亿美元收购后可见天日,通用电器(GE)也请他买入30亿美元后反弹。问题是全球只有一位巴菲特,却有几百家将沉的「大船」。而银行业大船都沉时,全球经济也将必下沉。目前已肯定的是:衰退已几乎是定局,只是会多久或多沉而已。

不过有了中央银行的联手注资,再同时联手降息,可以肯定的是2009年,将重演2001年911后的形势。读者别忘了,今天的金融海啸的由来之一是当年全球大量注资来挽救可能的资金短缺,之后多年还有伊拉克、阿富汗战争。美国大量注资,多印钞票和大减利息,市场资金泛滥。结果被有心人滥用,乘机大放 NINJA房贷(无收入无职业和资产证明的房贷),再转证券化向全球抛卖,为今天的危机埋下因子。

2009年以后的全球,除了会看到一段时间的「衰退」,也会看到新的泡沫的产生如2005到2008年的地产泡沫及原产品价格腾升。这个新的大泡沫应在2009年下半年浮现,将是「股市」的大泡沫。

我曾说过:美国联储局的应变措施是从泡沫到另一个泡沫(From Bubble To Bubble)。过去几十年来的历史告诉我们,美国经济金融的弹性无比,可以从一个金融泡沫爆破后,再创造另一个。这可说是美国资本主义可爱的一面,不过之间会有许多无辜或蓄意被牺牲者。

现在少了美林、贝尔斯登、雷曼或AIG,但却可见更大的美国银行如JP Morgan及Citicorp等。再多几年,当并购活动再活跃时也一定会重演「投行」的黄金年代,这应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

北京公共交通棒

作者-刘敬文

刚到北京转了一圈,印象最深的是该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统。

我们常说新加坡国家小容易治理,因此它的公共交通效率高是理所当然。言下之意,吉隆坡的公共交通差劲不是当局的能力差,而是「太大,难管」。但是北京市的范围是雪兰莪州的两倍,难得的是像我这样一个「老外」,到了当地即使不「打的」(乘坐德士),只要有完整地址,要到任何角落几乎完全没有问题,这全拜北京的公共巴士和地铁超方便所赐。以我在北京市10天的经验,每次等候巴士的时间从不超过4分钟,实在了不起。

最棒的是,公共交通超便宜。搭巴士一般上车只需一元人民币,搭地铁只需两元。而且,地铁转线不另收费,到了转换站根据指示牌的箭头走一段路就可。不像我们这里,地铁转线不但要另行购票,还必须出站冒烈日或大雨才可到达另一条干线,地铁还经常误时。

最棒的是,如果你手上有一张一卡通,就可纵横北京的巴士地铁,搭巴士还可获四折,换算成马币就是区区20仙!在这样的制度和效率下,还有必要沦为苦哈哈的汽车奴吗?

即使你要打的,也不必像吉隆坡那样先问司机去不去你的目的地,还先说明要根据里程表收费。在北京,德士停了,打开车门,钻了进去再说目的地。到了目的地付钱后,马上打印一张收据,里程多远、车资若干一目了然。德士车资虽然比我们稍贵,但考虑到司机不挑客,而当地的燃油价格也比我国高,倒也付得心甘情愿。

最重要的是,公共巴士站和地铁站有清楚的站牌,方便通勤者。车站树立的看板上,途经巴士的路线一目了然,不像吉隆坡市中心的车站那样往往站牌缺席,甚至连整个簇新的不锈钢候车站也会不翼而飞,只因为被不法集团漏夜锯了当烂铁卖。

阿都拉的选择

作者-胡排

现在,国人已经不大注意国会反对党领袖安华的变天大计,大家都在关怀首相阿都拉的坎坷命运。

我国前首相阿都拉曼是在国家行动理事会底下,勉强续任一年多首相,才肯退位让贤。现在阿都拉的遭遇并没有那么严重。

一般人的推测,阿都拉在10月9日党选提名日前,便得公布自己的动向:继续寻求蝉联,还是不参加党选?从5人有意角逐署理主席的现象看来,他们似乎是春江水暖最先觉的鸭子,已知党主席不再寻求蝉联,署理主席纳吉势必更上一层楼,留下的空缺便成了见者有份的亡鹿。

党选提名日迫在眼前,阿都拉显然没有什么其他的选择。于是,也有人预测他在明年3月巫统全代会推选纳吉为新的党主席之际,就会宣布下野,让后者提前接任。这项预测等于在说展延党选是多余之举。事情或许并不那么简单,迄今为止,两位对外公布的讯息都没有否定2010年6月禅让的协议,提前下野似乎只是伴随押后党选而起的推论。

实际上,巫统的首相一般上是以前首相马哈迪的「只要仍受到多数国会议员的支持,便可以继续在位」这句话为准。阿都拉曼固然要拉扯到一年有多才下野,胡申翁也在党选过后的几个月内让位予新主席马哈迪;只有马哈迪本人是在任内二职齐卸,让阿都拉既担任代主席,又接任首相。很多人都预测阿都拉本人会按照马哈迪模式行事,很少人想到他还有两个前例可循,不当党主席,依然可以继续当首相,短则几个月,多则一年有多。

只要他一日未卸下首相职权,他应该还有一个选择,那就是接纳反对党的不信任动议,让朝野议员投票决定自己的去留!

许子根要更果敢

作者不明

自民政党兵败308大选,痛失槟州政权后,不少其重量级领袖都因为各种原因相续离开转投民联阵营。从最早高调离开的前副总秘书李家全、前联邦直辖区联委会主席陈记光、前妇女组主席李娜峇,直至8月补选期间离开的前槟州行政议员杜干焕博士和其他不少基层领袖出走等等,都让民政党续失去槟州政权后一再受打击,元气大伤。而当中不少都是已加入民政党不下十年,离开的最主要原因皆是不满巫统对待其国阵内友党与对民联多元种族政治的期盼。

党主席许子根虽然承认超过6成党员要求退出国阵,但是却被他视为是情绪性的做法,不免让人再次看到许子根一贯优柔寡断作风,缺乏了改革民政党的魄力。

既然退出国阵意愿已经在党内形成主流,身为主席的许子根就应该要展现其果敢的一面,运用智慧勇敢带领民政党退出国阵。虽说理性分析和深入剖析固然重要,但是民政党在许子根的领导下如果依然在这个课题上原地打转,不能在短期内做出任何决定,将会导致民政党内的离心状况趋失控。届时随着更多的党领袖和基层成员的黯然离开,却又缺乏新血加入的双重损失情况下,将可能导致民政党日后陷入有将无兵的窘境,加速其泡沫化。

试问在这种情况下,民政党如果继续留在国阵内又如何继续扮演其「国阵良心」的角色呢?

从去年接任代党主席至今,许子根谦谦风度和儒生形像已经逐渐被评为对其不利的优柔寡断作风。而308前处理民政党槟州首长人选问题所引起党内的小风波,甚至被评定导致民政党兵败槟州的其中一个因素之一。

古语有言,在人檐下过,焉得不低头。 308大选至今,我们看到国阵和巫统仍然没有改变其一贯种族政治作风,而民政党要浪费更多时间在国阵内的政治斗争。

留在国阵内,民政党并不能发挥其影响力,走出去却还有一大片天空。凭着强大的党员意愿,船到桥头自然直,党主席许子根又何必需要思考那么多呢?

还不习惯被「真话」冷嘲

作者-杨善勇

因为新任巴生市议员郑名烈自诩「改造」吉胆岛的那篇足以传世的经典文章,因为【提名林立迎竞逐政治诗新人奖(初中组)】的随笔戏作,接前不久有李富豪者在《东方日报》发表【杨善勇应担任郑名烈顾问】,9月24日人民英雄林立迎甚至在《当今大马》发表【杨善勇从论坛「教父」变「叫父」?】。

怎奈公职、私务与俗事一一在身,不及在第一时间火速作答那些同时贴在网络公厕咄咄逼人的质问,十分抱歉。现在该忙的要务都过去了,有点闲暇,聊以回音,以显面对两位作者与读者的一点诚意。

李富豪和林立迎的意见,奇巧的是,同心同德,笔调一致:一、似乎杨善勇对当官的总是有点意见……不免让旁人揣测是不是郑名烈还是行动党踩到杨善勇的尾巴,让杨善勇大感不悦,一有机会就不忘对两者冷嘲热讽。

无独有偶的意见

二、不要因个人某种因素所造成的心理不平衡发泄在文章上。文人的通病是自鸣清高。如果仗著名气大,有版位,就在文章上胡作非为,不免让人怀疑作者是在混稿费。更或者是受不了生活苦闷,只能借支笔转移转移。

我们不妨比较这位经常喜欢在文告自己冠上「民主行动党泗岩沫区国会议员」的林立迎发表的文字,对照上面摘自李富豪的两大段落,或许就能洞悉两者之间的言论似曾相识的地方:

「如果一个人整天总是东抄西抄,爱拿着别人的屁股当自己的脸皮,借由对别人恶意批评的机会,顺便赚取稿费。这种做法,我真得非常难以苟同。」

无独有偶,林立迎也说:「然而,如果一个人因为生活不正常,必须借着管道趁机发泄,还算是情有可言。但杨善勇生活不正常吗?我希望他不是。」林立迎也未免和李富豪太有默契了。

检验这类意味深长的说话,我们除了很有学问地苦思德国著名哲学家哈贝马斯(Juergen Habermas)的「虚假的一致是对民主原则的彻底破坏,使民主原则失去意义」;此外,也当认真刻苦研读李天命博士的名著《李天命的思考艺术》。

如果还是不行,这里另有一个十分简单的方法,读者只要把李富豪和林立迎两位文中的「杨善勇」换上别的名字,那就足以发人深省了:

「似乎林冠英对许子根的总是有点意见……不免让旁人揣测是不是许博士还是民政党踩到林冠英的尾巴,让林冠英大感不悦,一有机会就不忘对两者冷嘲灾讽,仗着YAB的名气大有版位,就在文章上胡作非为。」

教父变叫父的逻辑

尽管如此,林立迎还是不顾一切地说:308大选前,如果说杨善勇是大马中文论坛的「教父」,我想全世界看懂中文、关心大马政治的人、又欣赏杨善勇的人,必定会高举双手双脚大喊赞成。然而,308以后,杨善勇就突然由「教父」变成「叫父」了。

纳闷的是,「叫父」过去对国阵成员党轮流开枪,为何不见李林二人不愿因此怀疑他是「受不了生活苦闷,只能借支笔转移转移」?炮火一旦对准了我党疼爱有加的人民英雄和郑名烈,为何一定就是「心理不平衡发在文章上」或者「自鸣清高」?两者的逻辑关系究竟是在哪里?

何况,诚如民主行动党泗岩沫区国会议员的这位人民英雄的自言自语:「但是身为律师,我(林立迎)必须捍卫他(杨善勇)说真话的权利。」既然人民英雄都承认我所说的一切是「真话」,而且愿意捍卫我的权利,我还有什么好避忌?

闭门苦思n日冥想,我猜想,恐怕是行动党中的「人民英雄」等,一如董总目前很有学问的博士x3级领导,还不习惯被冷嘲热讽的语言。毕竟,过去只有他们可以公开嘲讽他人,岂料眼前报应,轮到自己感受文人墨客的指指点点,心里的不快,自可理解。

但是,想到被Yang Berundi的杨善勇轻轻一弹的代价是「一台价值约3500令吉的诺基亚E90 Communicator手机」,那又有什么关系呢?换着是我,你尽管弹你的「真话」吧,我讲我的手提电话,日子都不知道过得多写意呢!

新院风波面面观

作者-马绍伦

新纪元学院最近的风波闹得轰轰烈烈,让关心华文教育的人看得不是味道。作为民办的最高学府,也是加影的地标性建筑物,新院与其他学院不一样,是华教的堡垒,背负着华社的期待及捍卫马来西亚华文高等教育的使命。可惜的是,最近所发生的种种风波却让所有曾出钱出力为新纪元学院筹募建校基金的华社及我们这批新纪元校友痛心不已。

董总与新纪元管理层之间的不咬炫,浮现在媒体上。董总在未照会一声就将征聘院长的广告登出去,这对为新纪元学院多年来尽心尽力的柯嘉逊博士公平吗?这种先斩后奏的「打压」方式,为华教开了一个不良示范,也间接打击人民对新院的信心。

如果柯院长因被视为异议分子为由,而不被获得续约,那董总和一些政党领袖般爱发「小孩子脾气」的幼稚行为有何分别?华教工作是一份吃力不讨好的工作,笔者对从事华教工作者都有一份崇高的敬意,尤其是柯嘉逊院长,如果不是对搞华文教育的那份热忱,为什么不在这闹得轰轰烈烈的新院风波时离职呢?而选择继续留守,为的也只是新纪元学院在籍生的前途及华社的期待--「多元开放,成人成才,源自社会,回馈社会」。在新纪元学院任职的职员除了是一份工作外,更重要的是其有着很重大的使命,就是「回馈社会」这四个字。

或许,叶新田博士被改革冲昏了头脑,忘了从事华文教育的意义,况且教育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提倡校园民主、自治、自主精神及非营利组织底下,就不应该允许因利益冲突而相互斗争的事情发生。教育事业不应含有商业味道,从开始实施院长聘请制度上采取一年一聘制这种「权力约束」的方式,就已经是对柯院长的一种不尊重。董总这种干涉内政的行动破坏了办教育的和谐,为了权力的斗争,而牺牲了作为华教最高学府的前途,难道这真的值得吗?

《东方日报》刊登新纪元学院以8项学术因素为由,在今年5月已经遭到学术资格鉴定机构拒绝升格大学。柯嘉逊院长被指责未曾向董事会汇报,而新院也极力反击董事会掩盖事实。姑且不评论谁是谁非,但在被拒绝升格大学的「大难当前」时,我们看不到大家共同协力的去解决问题,反而看到两造都在指责双方的不是。

新纪元学院不能升格为大学,难道只是新纪元学院或董总其中一方的责任?

协力争取升格大学

无论新纪元管理层觉得学术资格鉴定机构所给予的8项学术因素是否合理,还是真的是当中涉及政治手段,学院还是得经营下去,要从失误中吸取教训,并进行改善。

一个根基不稳的领导层,无法为学院带来改变;一个缺乏协调及沟通的管理层,也无法为学院的未来寻求突破。身为新纪元学院的校友,我们想看到的是新院真的能成功获得学术资格鉴定机构认可,并升格为大学的一天。

目前新纪元学院管理层最需要的是大家坐下来讨论学院的未来,学院前途,匹夫有责。双方必须建立一套公开及透明的遴选及管理制度,实行「问责制」,大家共同为升格为大学的目标努力。在申办大学同时,也能保持着新院的特色,将办校宗旨「多元开放,成人成才」给发扬光大。唯有这个做法,才对得起前董总主席「华教泰斗」已故林晃升先生,及向来为新纪元学院出钱出力,不遗余力的广大华教支持者。

金正日给曹操打电话

[richao.jpg]

金正日:喂,操你吗,我正日啊。

曹操:我操,你谁啊?

金正日:我日啊

曹操:我操,你到底谁啊

金正日:我日啊,你操吧

曹操:TMD,你到底是谁啊,我操

太阳:我日,我正日啊

曹操:我操.

金正日的妈妈抢过电话:操,我正日它妈,操你妈好吗?

2008年10月6日星期一

柯嘉逊还应获续聘吗?

作者-谢清发

《东方日报》于10月3日独家报道《新纪元学院》早在今年5月份(正确日期是4月14日),被高等教育部以8大学术理由拒绝升格大学的消息,令监管该院的董教总教育中心董事部领导人深感震惊;董总主席叶新田博士说,他们完全不知情,并指责院方没有披露真相。
针对叶新田的谈话,新院副院长莫顺宗与招生处主任梁胜义,向记者发表了互相矛盾的谈话。莫向记者「否认该院刻意隐瞒真相,只是院方一直没有机会在会议上,向董事部交代此事」;而梁则发表文告指「柯嘉逊院长早在614的第三次理事会议,报告了高教部的回覆内容」。

柯嘉逊刻在英国度假,院长告假,院务理应由副院长代摄,这包括对外发表谈话。作为招生处主任的梁胜义也可随意对外发表谈话,这反映梁不懂得「不在其位,不谋其事」的道理。

根据莫顺宗的说法,「院方一直没有机会在会议上,向董事部交代此事」,不仅是信口开河,而且更是「睁眼说瞎话」。从接到高教部拒绝函至今已近半年,董教总教育中心曾经举行过好几次会议,计有614理事会议、629会员大会、715复选会议及915理事会议。

在上述会议都有列明柯嘉逊院长报告的议程,可是根据叶新田的说法,柯嘉逊从来就没有提过升格大学申请被拒事。

近日有人起哄挺柯,要求让柯获得一年续聘,也有人认为唯有柯获得续聘,才会获得升格大学,言下之意就是新院在升格大学之前应续聘柯嘉逊。而于2005年即想移民英国作研究工作的柯嘉逊,在3度一年续聘后愿意再续聘,或许就是为了悄悄完成升格大学的工作。

新院升格大学被拒是预料中事,我曾多次撰文点出新院只有获得寥寥几科课程开办准证,只有一、二科获得国家学术鉴定局(MQA)获得学术鉴定认可,如此条件哪会获得批准升格大学?

虽然,这起新院风波愈演愈烈,但是却一再暴露了柯嘉逊这8年院长,不但没有提升新院的学术地位,反而有新院违反高教法令,被令停办的传言。柯嘉逊还应获得续聘吗?

落叶时节又逢君

作者-周折

「……莫待樱花树开春来,也踏雪寻芳踪」。刘家昌的《秋诗篇篇》散发悲秋伤春的情感。情往一片追求秋之凄美的至诚,由充满沧桑的刘腔演绎,感人极深,只因感同身受。

但秋常萧索,树凋叶落,加上原已被伐的无计其数,我们不管情多深,也怕无处寻芳踪。有如春寒料峭,踏雪寻梅,梅花梅花满天下,越冷它越落下,因为树都被伐得七七八八,所剩无几,又何处去觅寻芳踪?

正如有人跑到一些僻静的异国他乡去办华文教育,理念服人且动人,本是同根生,相捐何太缓?我有钱,捐些给你建华校,学母语,吸收中华文化。

善哉,此心。壮哉,此举!

且让我们回过头看看,自己国内「半津贴」的华小是不是真的一如所传的半天吊,半生不灭,半灭不活?

汶川震灾揪出「豆腐渣」劣行,咱们大马半活华小的建筑物虽没受地震波及,但还是有忠于职守的副校长从吉打山众多华小危楼中的一所,误踏失修楼板而坠下死!早已敲起的警钟又响起!

危楼处处,华小仍处最危险的时候。

大马华人捐助华教,精神力量令世界同样黄皮肤的人都敬佩得无话可说,也因为当局想当然耳,华人钱多够用在学校,便乐得半津之后不再问津。不好听是管你休戚,好听是华小自求多福。

有一件事实是肯定的:我们的华小硬体设施亟待整顿,把危楼安全化,窄校扩充之,蚊校早迁之,无校力争之……。

总之,咱们办华教、救华教已超过半世纪,照看必须继续办、救下去。

这时候跑到邻国去办、去救华教?如果这人在国内所统领的文化企业是以本国华校毕业生为基本服务对象,等于不仅「饮水不思源」,还近水救远火,赋得「本末倒置」4字。

刘家昌还在唱:「深秋枫又红,秋去留残梦,我心已付予流水,恰似落叶人飘零……。」

落叶时节又逢君,独自怎能不凋零?

东方名家∶靠把口搵食

作者-卓尔凡

巴刹里,有两家卖烧肉的档摊,烧肉的品质、味道相似,都是在颇旺市的地点,价格也没有差别。
不同的是,一档生意兴隆,一档顾客稀落,形成迥异的对照。

看起来是顾客喜好形成的现象,事实是两个档摊老板对待顾客的态度,所得出的结果。

档摊摆在巴刹东边的甲小贩,脸上常挂着笑容,对每个经过他档摊的人都打招呼:「今天烧肉特别美,斩两斤吧?」;「要半肥瘦还是全瘦?」;「看!这一块你一定喜欢。」;「来!这块是特别留给你的……。」

他的档摊前站满顾客,他一直口不停也向人打招呼,手不停地斩肉,忙得不可开交。身边一名助手协助包肉、收钱,也忙得不亦乐乎。

档摊位于巴刹西边的乙小贩,属「沉默是金」的信仰者,默默守着他的岗位,冷眼观望他面前的过客,生意冷淡。

这就是两种经营方式造就的两种局面。这类直接面对顾客的小贩生意,不必懂得什么经营原理,也不需要熟悉什么经销技术,只凭一张嘴说话,靠一把嘴宣扬,便可吸引顾客,把货品卖出去。这就是广东人说的:「靠把口搵食」。

靠把口搵食的,不仅是像甲小贩那个阶层的人,最常见的还是政客。

政客说的话都很动听,他们说的话也容易使人动心。一动心,往往就会上当。

虽然我把小贩和政客归类为「靠把口搵食」的一族,不过小贩和政客到底是不同的族类。

因为小贩口里说的话,即使是夸张,他手里却有实际的东西,他有货品;政客大放厥词,空口说大话,只是靠一把口搵食,旨在「搵食」而已。

东方名家∶新纪元学院现象

作者-雨子

近几个月来,董总主席叶新田博士和新纪元院长柯嘉逊博士都成为了各大华文报章上的争相报导的人物。其火热程度,绝不亚于安华的916变天的新闻。这是因为他们的新闻除了正常报导外,读者专栏栏目上所谓的评论人,为了拥护各自的对象,而展开一场火辣辣的笔战。从较早前「质疑叶博士学历」的文章,然后到最近有评论人「怀疑有人用家长观念出来压人」的文章。这类「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文章,在我看来,除了心寒之外,很想问一问大家:「华教当前面对的问题,只能沦落到靠打笔战,互相谩骂来解决吗?」

领导识人惜人作风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至今,领导人一言堂、令伯式的作风,一代传一代。不知道这是不是华教的优良文化传统?只要和自己意见相左的下属,便设法把他赶出局,不管他曾经有过怎么样的贡献,只要他不「听话」,便可下逐客令。反正令伯有钱,不愁请不到一个「听话」、「乖乖」的下属。君不见,2000年发生于吉隆坡尊孔独中董事会与曹南彧校长的风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如今发生在新纪元学院身上,也只是换了地点而已,没什么大差别。

打笔战更是家常便饭,骂架输了,便在各大报章的评论栏目建立他们的「战场」,各施其法,观点不同还不要紧,竟然怀疑到人格层面上来。这些文章,仗着自己本身是稍有名气的时评人,版面大,字数多,可是却没什么内容,看了还真浪费时间。新纪元学院作为华教的高等学府,发生这次的风波,我身为新纪元的校友,都感到蒙羞。

这一连串的事,让我想起李敖先生在 2005年9月21日在北京大学演讲时,对北洋军阀的赞扬。他说当年的民国大总统黎元洪为了办好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前身),不惜把校长的位置给一个政治势力敌对的蔡元培先生(蔡元培当时是国民党党员),这才谱写了北大传奇。正因为当时黎元洪具有这种度量,识人才惜人才的作风,使到当时的北大出现了一批像陈独秀、鲁迅、李大钊的人才。

北京大学能够有如此成就,并不只是因为蔡元培本身的功劳而已,还有黎元洪总统宽宏的度量以及重视人才培育的精神。新纪元学院,作为马来西亚民办的高等学府之一,它究竟是迈向世界大学的独立精神,还是像一般学院看齐,在于领导人本身的度量。最后,让我以《史记‧谏逐客书》中的名句与大家共勉:「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东方名家∶华尔街再领风骚50年

作者-何启斌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说过:香港50年不变,舞照跳马照跑!香港回归过了10年,生活应更好,却在这时遇上华尔街传来的金融震荡,恒生数指从32000泻到18000,人民苦不堪言。

但是,别忘了:1998年8月恒指直泻到6000多点,更令港民惊慌失措,金管局头头几乎失控。

所以当有人说,亚洲可以取代华尔街时,必须详细分析香港过去30年的变化。单单这10多年来大波动,就说明了香港股市还未受到严峻考验。虽然身居亚洲老二,香港2008年年头的股市市值加上海已超越了东京;但要追上华尔街的15万亿美元(Nasdaq大泡沫时过20万亿)还要许多许多年。

这里还未把美国汇市,债市,商品期货经济生产消费数额加入。美元的领导地位决定了以上美国的一切。要人民币港元来向美元较量,难矣!

日本更差劲了。虽然它的经济在1990年时已经达4万亿美元,可以直追美国,但过去20多年不振,只升到最近的4万6千多亿。日圆还是难振雄风。东京股市从大泡沫的39000直泻到现在的12000点,完全没有起色,如何取代华尔街呢?

上海股市凭着中国经济的飞跃,翻多几番,还有看头。但它却从今年的6000点泻到今天的2000多。一亿股民似乎只能仰天长叹!

亚洲不能在这50年内取代华尔街,欧盟也不可能在这20到30年取而代之,理由如下:

(一)美元难匹比。欧元目前的形势极为严峻。虽说其价格曾兑美元达1.60,现在直泻到1.37,还会再跌。只不过7年前欧元几乎跌破0.80(美元)兑1欧元,幸好美国扶之持之才不致破产。欧元的内部分歧不可能和美国的稳定一致可比。

欧洲经济的弱点还将会拖下欧元的成就,其僵硬的劳资关系、人口老化、创意低迷、政治分化都是欧元的致命伤。

100多年前曾有类如欧元的「拉丁货币区」(即南美诸国),寿命不过30而终。美元全球的领导地位不会重演英镑窘境,除了其金本位因素之外,还有这百年的考验。

1929年华尔街全盘溃崩,半数银行倒闭,美国大萧条达6年负数成长,到了1936年后又变好汉一条。这才是考验!日本股市1989到1990年崩盘,至今尚未有起色或转机,为什么?

2008年金融危机有人提出「1929年」,似乎暗示美国华尔街时代的结束。为什么不看1971年尼克逊宣布把美元与黄金的挂勾解除的痛苦?美国失去「领导」地位,被全球摒弃,之后陷入「滞涨」(Stagflation)多年,又接着有里根的超额赤字(比今年更多)。有谁能料到20多年后的今天,它仍旧领导群雄?

全靠国际联手行动

(二)美国经济实力从30年前占全球1/3,降到目前的1/4,似乎在没落。当年「日本第一」年代时,分析员不都在指日本可取代美国?中国飞跃,还有许多制度上的盲点,如人民币安排、如金融结构的脆弱、如政治制度的「硬化」、如经济体制的单纯,这些限制使它无法在这几十年内超越美国。

美国的整个制度所展现的是其「弹性」和创新能力。华尔街的资本主义所展现的优势,击败了计划经济体系。苏俄崩盘不单在其「政治解体」,而在之前的经济破产。如果少了邓小平的改革开放,今天中国又是什么样?像北韩或古巴?

单单看这几个月来的金融危机,华尔街烽火连天(或海啸蹂躏),美元越趋挺升。为什么?全球受拖累,唯有美国债券可靠嘛!买美元买债券,岂可不升?美元债券是全球金融资产的「避风港」。欧元尚未取得此地位,日圆债券更可怜了,30年来不变。其理由也简单:美元资产「深和广」。尽管这次的金融危机导致许多次贷及结构资产陷困,包括房利美与房地美都瘫痪,美元和债券都仍安然无恙。

(三)美国的政治和军事领导支持着华尔街。越战过后美金崩盘变美元。许多国际金融分析员都指美国从此难振,再加上之后的困境更令人相信美国没有明天。

今天,美国的政治权力结构和制度是中国、日本、欧盟多国难与匹比的。单单看国会对这次对危机的迅速反应便足以证明了。其军事虽暂受中东局势拖着,却已看到曙光,和越战来比,伊战不可能拖垮华尔街。

华尔街的复苏也是在1935年后,欧陆战场开始时看到动力。整个美国的军事工业在二战时大赚,华尔街的任务在于提供策略性的服务,还大量借贷给开战各方。少了华尔街,欧陆战场失色。虽然军事开销大缩,但美国的领导实力还由军事支撑着,华尔街是受益者。

美国的政治军事还领导着全球外交,也是华尔街的支持力来源。

华尔街目前的「危机」虽然牵涉金额过万亿(次贷6000亿加其他),联储局及财政部都要花上1.5万亿,若加上欧盟、加拿大、英国、日本等损失,得要加上好几倍。但这笔钱不会压低美元。因为有「换汇」的安排,这才是过去近40年来美元的「后台」:国际联手行动。多次危机都靠这个机制,也必成功。在这个「流通券」(Fiat Money)的单纯货币世界中,「联手行动」必击败「市场」!

少了美元的扶持,欧元早已破产,日圆肯定在1998年6月16日沦陷。人民币如果在2007年天津开放自由兑换,资金自由进出,中国肯定早已出现像2008年6月的越南金融危机。

所幸的是,中国领导人未学日本人在1985年开放,以及韩国人在1995年开放,所以还暂时无恙!

华尔街的伟大不在其投资银行的兴衰。今天旧的大行倒了,新的取而代之。这才是美国资本主义的「秃鹰」和「豺狼」资本主义。肯定的,华尔街还有明天,可再领风骚50年!

Kensington大学的真金

作者-杨善勇

有则耐人寻味的经典启示说,赞扬一个女人有三个层次:一、外在楚楚动人的,就说她漂亮。二、外在不怎么样,不妨夸奖她的内在美。三、万一内涵和容颜都很抱歉,只好凸现她很爱国。

改编本则笑话,同样适用以检视本邦领袖的类型:一、才德兼备,身怀博士,自然要冠以Dr之称。二、等而下之,则说他勤以问学,精神可嘉。三、万一就连第二点也称不上,那就直赞以他热心华教好了。

勤以问学乃至热心华教,自然不算坏事,而且值得敲锣打鼓,以资鼓励。但这不足说明我们必须包容这个人的才德过失;尽管登堂的代辩律师可以就此向法官特别求情,从而得以减刑。

对此,翁诗杰的观点确有见地,他表示:「老百姓心中都有一把尺去衡量公众人物的道德标准」;「污点还是污点,我们不能说把污点漂白。你做了的事情不会因为三言两语就消失和蒸发。」

一些人在《东方日报》与《独立新闻在线》一系列对董总主席叶新田博士x3勉励有加,正是建立在这个转移视线的立足点。诸如叶新田因是反迫迁甲洞地区木屋秘书,身陷政治扣留营B座云云。幸或不幸,这只是同情分。

又云叶三博士「坚持斗争精神,行事作风低调」,同时心向华教,好学不倦,「忍辱负重」,大丈夫说不出来就不出来;和成千上万具备同等背景的前辈,确实难能可贵。幸或不幸,这也还是同情分。

我们今天检验的,不是叶新田的履历和学问,或者没有博士能否担任董总主席;而是叶新田曾经1 1=2次「考获」美国Kensington博士的那团至今不解之疑云。

这个道理就像我们到往金店选购999K金条,回家发现,原来其中两条是掉包的镀金。谁还会自我安慰:「没有关系,反正还有一条是真金!何况,店主好学不倦,还支持华教啊!」

民政党罕有的永久党员谢清发这两周极力主张学术认证,10月1日又在〈机关算尽─评刘锡通律师大作〉的文章提出韩院与南院的中文系早已获得MQA定认;谢氏还记得如何应用同样的标准对应Kensington博士吗?

「毒」走奥运光环

作者-郑名烈

080808奥运圆满落幕,中国的形象如日中天,大中国情意结者更不忘歌功颂德一番。然而,砸下数百亿人民币、筹备好几年与动员无数人力去完成的伟大工程,成功为这5000年文化古国提升的形象,却在落幕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因毒奶粉事件给赔上了。

有人说,中国内部经济之强,在未来10年内将是第二个美国。届时,只要内部交通网将全国城市连系起来,物流问题解决后,只要生产制造规格进入标准化的阶段时,即使是关起门来内需就足以推动国家经济成长。根本不必在乎与其他国家的经贸关系。然而,这种看法似乎对中国的前景抱着太乐观的态度。中国人的消费能力,因为少子化以及经济制度改革后人均所得普遍提升后而持续增强。但是,唯利是图的民间商家们所犯下的恶行,无疑成了中国政府努力塑造健康文化的绊脚石。

法律制度的不健全,执行面出现漏洞,助长了人民产生贪婪、走捷径图取快速致富的心理。毒奶粉事件只是冰山一角,黑心食品、黑心电器、仿冒名牌的商品正在以加速度向世界各地渗透。

一个毒奶粉事件足以让全世界对中国食品提高警戒,倘若再来两宗黑心食品被揭露,恐怕会让全世界的消费者拒绝中国出口食品,这将对中国的食品工业带来不小打击。

每当问题发生后,官方发言总是千篇一律地「全面努力杜绝、采取适当对策云云」。如此泱泱大国,改革开放近30年,仍然要全世界的人民替她的商家做品检员,仍然要在人命危及后才提高警惕。

「中国制造」这4个字,已经和「让人提防、不敢安心使用」画上等号。连带的,也损及中国人到其他国家经商的权益。要改变国外市场对中国产品的刻板印象,中国政府应拿出魄力扫除「黑心产品出产地」的恶名之外,更应将环保、健康的工业文化大蓝图纳入提升整体国力的重要工程。

倘若不思进取,再办10次奥运也改变不了世界各国对中国产品的防卫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