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21日星期四

【东方日报】政治口号的力量

政治路向的名言,可以成为一个政党的鲜明现象,但如果政治名言不具时代与实际意义,就只能沦为苍白无力的政治口号,除了占据媒体报导丶社会舆论的版面,将对社会不具任何推进或建设的意义。

彭雪琴

在乐坛中被翻唱的歌曲叫做「口水歌」,因为没有崭新的价值,只是一种重复。而在政治论述上如果没有深层的见解,就只能引发一轮又一轮的「口水战」,对国家的发展格局影响不大。

「中道大马」引起了广泛的舆论,究竟是否有任何现实的意义?在现今的格局中又具有如何的引领作用?一切的疑问都没有办法从短短的四个中文字中得到解答。

行动党全国副主席陈国伟说,期望中道大马取代一个大马成为新一代的思想导引。而当中的内涵是强调公义,要求在不分种族丶肤色丶宗教以及地域的情况下实行平等的政策。

作为我国在野党,行动党理应较执政党更懂得如何以喊话或标语来煽动民心丶取得群众效应,比如在308大选中懂得巧妙的扭转政敌的宣传标语,将民政党的「求改变」接下联,成为「求改变丶投火箭」。

再看行动党在308大选以「改国运丶你决定」,配合国际求变时局下,大力宣传改革的号召,不可不为是一个符合时代的宣传策略。

但是对比大选的煽动力,行动党在会员代表大会提出的「中道大马」政治纲领,似乎就缺乏贴近社群以及号召群众的能量。

在群众的议论声浪中,还泛起了「为何要使用中道?」丶「为何不用中庸,要取中道?」丶「当中有什麽实质内涵?」

如果说「一个大马」不具实质引领作用,「中道大马」欠缺的是鲜明形象,也不让人觉得具时代的指引作用。

我国独立多年来,政治口号不曾间断,具煽动力的「烈火莫熄」明确的传达当时公正党要带起的改革力量,影响的是所有族群以及社区,因为口号的用词简明易懂,目的也鲜明可见。

台湾作为一个以公民力量极度澎湃的地区,政治口号更是带着鲜明的政党路线指引,李登辉自1992年喊起「新台湾人」,再到陈水扁的「台湾中国丶一边一国」,以明确的主权意识来撼动人民的支持,所有的政治口号是鲜明且没有模糊路向的。

「中道大马」在「阿拉」课题沸沸腾腾的今日,或许有其隐含的深层意义,但是引领的表述者若没有政治决心去表达引领的实质内涵,「中道大马」也只会成为一个朴实不已的普通政治喊话。

政治路向的名言,可以成为一个政党的鲜明现象,但如果政治名言不具时代与实际意义,就只能沦为苍白无力的政治口号,除了占据媒体报导丶社会舆论的版面,将对社会不具任何推进或建设的意义。

政治口号就如商场上的宣传台词,如何凸显品牌的形象,如何彰显产品的特点,都是值得考究的地方,政治人物要为政治纲领用心,也绝对不可以忽略纲领的包装与呈现,包装得体还可以凸显一个政党政治思考路向的成熟度。

若行动党的「中道大马」旨在夺下中间选民的选票,除却口号,还需要明确的实质内涵以及立场阐述,否则那仅能沦为一届会员大会的华丽台词。政治口号的力量,在於文字,更在於内在的质量!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