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29日星期五

仄迪有话说:货币危机的来龙去脉

十年前的亚洲金融危机与大马政府的反应,总是各方的议论焦点。除了少数人为政府的行动辩护,大部份人将危机归咎于政府不善于管理经济及金融业,却不愿意指责货币炒家为马币贬值的罪魁祸首。有人责怪银行体系欠缺整合,贷款集中于房地产,或扩大信贷导致贷款品质下滑。

国际货币基金(IMF)主席Michel Camdessus在危机发生数月前曾称赞大马经济管理健全,但对我国的批评忽略了这点。数个月后他反过来谴责大马管理差劲,但批评者却不认为,这显示了IMF的评估机制有误。

有人甚至表示, 民主的欠缺引发了金融危机。目前比亚洲危机更严重的金融风暴,正是源自世上主要的民主国家。我们可以说是民主制造了危机,看看中国如何不太受影响就懂了。美国前总统里根等人鼓吹的小政府及自由市场,催生了本次的风暴。

亚洲危机前的整十年, 东亚经济蓬勃发展。优良的政策,为大马带来杰出的成长。四成以上的国民储蓄率,是全球最高之一;外汇储备也可以支撑四个半月的进口额。汇率维持在2.50令吉兑1美元。那时我国的外债微不足道,财政及贸易赤字也很小。

当时由于外币贷款比泰铢贷款的利率低,泰国商界都蜂拥而至。这导致泰铢贬值。泰国中央银行有意扶持泰铢,但却无能为力,只好让泰铢自由浮动。炒家及害怕泰铢继续贬值的人,迅速抛售泰铢。外资也开始抛售以泰股以免受牵连。这加剧了泰铢的贬值。

传媒开始讨论贬值会否传染。泰国是不少大马产品的竞争对手。要保持竞争力,马币也必须贬值。那时充满自信的大马,相信不会受贬值牵连,因此决定借泰国10亿美元渡过难关。后来即使马币稍微贬值了,我国依然借了印尼10亿美元。我们以为泰国及印尼的问题是暂时的,他们的经济将复苏,因此应该有能力偿还贷款。

在先进国, 工商业成本持续上升,产品竞争力不及日本。有人发明了能够给予更高回酬的金融商品。股票的价值也开始由供求决定,逐渐与企业的营亏脱节。聪明人开始操控股价,玩家们更热衷于买空卖空。成立投资额数以亿计的对冲基金,更提升了他们玩弄股价的能力。

通常为了谨慎,银行总贷款额不会超过所拥有存款及资产的数倍。但由于政府经常愿意拯救银行,银行变得更大胆,贷款额甚至高达资产的30倍。

银行体制漏洞百出

合并及收购也成了一项产业。单靠有关并购的传言,股价就会大起。而无论股价涨跌,炒家都能大赚一笔。无良人士发明了垃圾债券,购买并重新包装烂股票高价卖出。

银行开始贷款给高风险人士,即次级贷款。为了自保,银行为次贷向保险公司买保险,或将之卖予抵押公司。可是当太多烂账出现时,泡沫终于破灭,次贷风暴就爆发了。继银行之后,保险及抵押公司都损失惨重。股市因此崩盘,对冲基金也面临巨大亏损,更拖垮贷款给它们的银行。

政府尝试拯救银行及金融机构,但并不成功。假设经济蓬勃发展,那受拯救的银行将能赚钱。但这却很费时,因为谨慎做生意的回酬并不高。复苏来临的说法,只是为了合理化保持金融体制的原状。

要考虑改革金融体制,需要另一个金融海啸的爆发。西方领袖不愿改革金融体制,因为如此体制带来巨大利润。因此,危机很可能持续。真正的解答,是大家回归真正的制造业及服务业,但西方国家将不如从前富裕。

出处∶仄迪部落格
原题∶THE CURRENCY CRISIS PAST AND PRESENT
作者  ∶马哈迪莫哈默
发表日期∶29-01-10
翻译  ∶东方日报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