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有些人觉得宗教没什麽值得关注的,就不过是关乎「另一世界」之事,然事实已十分确凿地证明:宗教会影响现实政治。再说,如我国这般抗拒世俗化的国家,宗教甚至是超级「敏感」的因素,以至那些心怀不轨者,经常会拿宗教来试图挑起情绪、製造动乱以浑水摸鱼。
郑庭河
有关民主,也许大部分人都会理解为政治上的「主权在民」,然这可说是狭义的民主。实际上,民主之价值不应仅实现在政治领域,而是该广佈至社会各领域,否则的话,政治上的民主也难以稳健成长。
除了政治,也许我国当前最需要贯彻民主价值、发扬民主精神的领域,就是宗教了。相对于政治,宗教可说是相对保守的领域,传统元素的积淀会比较多、比较厚。然而,也不能否认的是近几十年来,宗教领域也经历了相当多的变化,包括浩浩荡荡的「伊斯兰化」、佛教的现代化改革、基督教的普及化、儒教的重生、部分民间信仰的旺盛,以及新兴宗教的诞生等。
也许有些人觉得宗教没什麽值得关注的,就不过是关乎「另一世界」之事,然事实已十分确凿地证明:宗教会影响现实政治。再说,如我国这般抗拒世俗化的国家,宗教甚至是超级「敏感」的因素,以至那些心怀不轨者,经常会拿宗教来试图挑起情绪、製造动乱以浑水摸鱼。
坦白说,宗教怎会变成「敏感」课题呢?显然,这与我国宗教的「种族政治化」相干,敏感的其实是与宗教挂钩的族群利益,而不全在于宗教。正因为某些人把宗教狭化为种族身份的象徵之一,因而就特别无法容忍任何对宗教之或真或假的亵渎或干预,动辄就要「捍卫」。
当然,我不否认除了种族政治的促动之外,单就宗教认同本身也会勾起敏感,所以即使是同族者,不时也会因宗教差异和矛盾而产生摩擦,包括一个家庭裡也可能会因为宗教信仰不同而引起不快。无论如何,相对于上述的「敏感」,如此仅因宗教本身而衍生的问题,还不算太棘手的。
为了消除涉及宗教之问题所引起的「敏感」和风波,某些人主张推行宗教对话以促进谅解,这基本上是对的,不过我觉得更实质的解决办法还是建立成熟的民主社会。换言之,当每个个体都是具备主体意识及主权观的公民时,任何想借种族或宗教认同来渲染对立、製造紧张的企图都会很无力。
种族也好,宗教也好,本来就有所差异,乃至矛盾,但这又有什麽问题呢?差异其实可以是多元和丰富的基础,而矛盾也可以务实地解决,无须鑽牛角尖般地「无限上纲」。
唯有于重视个体主权及尊严的民主社会,所谓的种族「敏感」才会「漏气」,而宗教认同,也不会是足以叫人盲从宗教煽动家而瞎搞分歧与对立的陷阱。
22.02.10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