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宗教间的比较和批判是免不了的事,毕竟各教在向外发展的过程中,总是要回答一个问题:「为何选择本教?」然后才能设法说服宣教对像接受本教。当然,我不否认也有些传教者是不太情愿,或不好意思对非教徒作如此宣告的,唯在言谈间,他们仍会婉转地透露「本教相对优越」的暗示。
郑庭河
最近邻国某教会领袖在布道会上以颇低俗的手法来丑化、戏谑佛道两教,结果因布道视像被载上网而引起轩然大波,最后不得不在舆论压力下公开道歉。
老实说,自古以来,宗教间的竞争,就如宗教间的交流、合作,乃至融合般平常。在竞争的过程中,难免会有通过比较和批判来彰显、宣扬本教之优越性、合理性、正当性等现象(其实于前现代,不仅比较与批判,乃至赤裸裸的宗教歧视和压迫都是常有的事)。
我想那些勤于参与各种宗教活动,以及经常接触各宗教宣传品及议论文章的人士,应不难遇到从本教角度来批判他教的例子。这些批判,有的非常学术性,有的比较感性,有的则相当偏激、低俗,甚至是放肆的谩骂、诅咒、抹黑,并且散播谣言、仇恨和阴谋论。
或许宗教间的比较和批判是免不了的事,毕竟各教在向外发展的过程中,总是要回答一个问题:「为何选择本教?」然后才能设法说服宣教对像接受本教。当然,我不否认也有些传教者是不太情愿,或不好意思对非教徒作如此宣告的,唯在言谈间,他们仍会婉转地透露「本教相对优越」的暗示。
在各宗教的内部场合,即所谓的「舒适圈」内,比如教内的布道会、分享会、讲座会上,批评、嘲讽、指责他教,可说是蛮普遍的事。不过,一般宗教人士在「舒适圈」内外是两种态度,在外时比较客观、谨慎、小心,免得当场得罪其他宗教人士,但一回到内部,就卸下「面具」而直言无讳,乃至「声色俱厉」了。
显然,于我国如此一个多元宗教的处境之下,人们不得不学会适用于宗教圈子内外的两种态度和行事标准,否则动辄引起不满和纠纷,就会搞到鸡犬不宁、人心惶惶。如此虽看起来有点虚伪,但总好过情况失控时,大家都必须忙于四处「灭火」。
不管怎样,我还是觉得如以上之偏向「权宜」、「容忍」的两面态度是不足的。既然宗教间的比较和批判是难免的事,那何不把其导向更文明的处理方式呢?坦白说,作为一个主权独立的个体,我很愿意聆听各宗教以客观、理性、诚恳、温和、谦恭的态度,「和而不同」地相互比较。
然而,关键还是在于民主。唯有于一个成熟的民主社会,人们才不会因一个低俗或偏激的布道会,就被洗脑般的丧失主见、盲从妄言。不管是哪教信徒,我们都该有拒绝低俗或偏激的自知、自由和自尊。
16.02.10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