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和声
虽说,当代大多数的经济体,都实践不同程度的市场经济,或更准确地说,是国家干预与市场力量并存的溷合经济,但在具体方面,却也各具特点。大马在不同历史阶段,便实践过不同程度的市场经济。
在1957-1970年,是高度市场主导性;1971-1986年,是高度国家主导型;而之后,又引进一些选择性的新自由主义要素,如民营化与鬆绑,进而形成一个具有大马特色的溷合经济,其特徵包括公共企业比重颇高、颇依赖外资、高贸易密集度、产业层次不高、劳动生产力低、扶弱政策颇广泛、选择性产业保护政策等。
在大马,有些人总以为华人操控了大马经济,实则,大马是个由民间内外资及国家操控主要经济命脉的经济体,加添了份量很重的油气是由国有国营的国油操控外,许多重量级的政联公司如国能、马电讯、马银行、森那美等,均是大马的前十大企业。估计,政联公司市值佔上市公司总市值的近三分之一。
除了政联公司外,外资也是重要角色,尤其在製造业与出口方面,可说佔据主导地位。以投资额为例,从1987到2008年,除了93-97年外资投资略低于内资外,均是外资领先于内资。
此点,很明显地见之于大马的进出口额与其商品结构中,如下表所示:
1980-2007年 大马商品出口结构
1980年 | 1990年 | 2000年 | 2007年 | |
农产品 | 40.8 | 19.6 | 6.1 | 8.7 |
矿产 | 32.7 | 17.8 | 7.2 | 10.1 |
制成品 | 22.4 | 58.8 | 85.2 | 78.4 |
其他(电子、电气、机械) | 46.4 | 56.2 | 71.1 | 47.6 |
其他 | 4 | 3.8 | 1.5 | 2.8 |
可看出,自1987年后,由于外资大量涌入,製成品出口比重剧升,尤其是属于高科技的电子电器、机械类;这些产品,主要由跨国公司投资、生产与出口,而非内资。这使得大马深受世界景气的制约。儘管如此,其利也是大于其弊的。毕竟大马是个中小型经济体。此外,表中也显示,大马的服务业并不具国际竞争力,主要还得靠有形商品。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