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19日星期三

东方日报:大马的经济计划

在马哈迪上任前,五年计划较偏向乡区与农业发展,大体上有1/4的款额投在这方面,且相对集中于开发新土地,翻种经济作物与开拓水道,改进灌溉系统等,具有较明显的重农倾向;而老马在1981年走马上任后,则较偏向工业化,尤其是重工业化。

经济计划是许多二次战后纷纷独立的新兴国家所採用的发展手段。之所以,是因为大多数新兴国均面对着生活水平低,生产力低下,人口增长快速、赡养负担重、失业率普遍高或就业不足(Under Employment),经济高度依赖初级产品或不够多元化的结构性问题等。

为了尽快缓和或解决这些迫切的问题,便不能仅依靠市场力量,而得人为地,有计划地加快发展的步伐,集中资源改善民生乐利,而五年计划则是最普遍的计划模式。这模式本来源自苏共,也由于苏共的计划经济与五年计划模式在初期取得不小的经济成就,遂使更多的新兴国对这模式趋之若鹜。

大马虽非属社会主义阵营,也早在1956年便推出第一个五年计划。实则,在独立初期,当时的马来亚也曾邀请世界银行及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的专家来为马来亚拟定发展大计,而其主导思想则是在不改变既有自由市场经济的模式下,以国内外民间企业为主力,政府为辅发展经济。从1957至1970年间,大体上是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经济与农业多元化为其发展方向。这种发展思路也见之于1956至1980年的各五年计划中。从1956至2009年,大马共推出了如下的五年计划。





































































1956-1960

第一马来亚五年计划

973

9亿7千3百万

1961-1965

第二马来亚五年计划

2,150

21亿5千万

1966-1970

第一大马五年计划

4,242

42亿4千2百万

1971-1975

第二大马五年计划

10,398

103亿9千8百万

1976-1980

第三大马五年计划

18,039

180亿3千9百万

1981-1985

第四大马五年计划

33,454

334亿5千4百万

1986-1990

第五大马五年计划

53,017

530亿1千7百万

1991-1995

第六大马五年计划

58,165

581亿6千5百万

1996-2000

第七大马五年计划

67,700

677亿

2001-2005

第八大马五年计划

110,000

1100亿

2006-2010

第九大马五年计划

195,256

1952亿5千6百万


※西西留按:2008年6月26日国会通过附加拨款300亿,使得第九大马计划总额为2152亿5千6百万

从表中可知,每五年的增幅相当惊人,此外应指出的是,五年计划的发展总额并非时常如预定般固定,而会逆时向上调整,而1995年则有更多的额外配套。

大而化之地说,在马哈迪上任前,五年计划较偏向乡区与农业发展,大体上有1/4的款额投在这方面,且相对集中于开发新土地,翻种经济作物与开拓水道,改进灌溉系统等,具有较明显的重农倾向;而老马在1981年走马上任后,则较偏向工业化,尤其是重工业化。

除了中期的五年计划与短期的年度预算桉外,大马尚有其他的长期发展计划,如三个发展大纲(Outline Perspective Plan,OPP1:1971-1990年;OPP2:1991-2000年与OPP3:2001-2010年)以及产业发展大蓝图(Industrial Master Plan,IMP1:1986-1995年;IMP2:1996-2005年与IMP3:2006-2020年)。这些长期发展计划对大马经济的整体性问题与挑战有不少不错的见解,也提出不少应对方法,可惜多是纸上谈兵。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