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9日星期四

孙和声 :大马的公共财政状况

出处  ∶东方日报
作者  ∶孙和声
发表日期∶09.04.09

今天,不少经济学家均认为,大体上言,大马的基本经济要素(fundamentals)并不坏,如国内不缺资金,银行金融体系相对健全,外汇储备颇为庞大,联邦政府债务虽高达国内生产毛额(GDP)的40%以上,然因多为内债而非外债,还不至于过度担心等。

只是,有趣的是,尽管最近政府公布了数额颇为庞大的600亿令吉刺激配套,却不见市场有广泛的积极反应,这倒是件耐人寻思的事。它应是涉及了不少经济与非经济的因素,如配套中有关为贷款与债券提供250亿令吉担保的部份是否应归入本配套中,因为这部份并非直接注入市场;此外,发放速度、效率、透明度、谁人或什么集团受惠最多等,均是值得考虑的因素。毕竟,大马是个政治挂帅、党政不分、选择性恩庇(Selective Patronism)盛行、决策与执行缺乏透明、公共监督不强、官僚缺乏公共问责(Public accountability)的国家。

虽说大马的基本经济要素在经历了1997─98金融货币危机后,变得相对健全,可是,从公共财政的角度来看,大马也面对下列其特定的问题:

一、公共部门过于庞大:在1100多万的工作人口中,公务员便占了约120万,比例太高,进而提高了固定经常支出的比例,影响了发展开支。据报导,政府还准备在这几年增收数万人员。

二、过于依靠石油相关收入:尽管石油相关收入庞大,如近几年便占了岁入的近40%,然而,依然赤字连连;实则,从1998至今,每年的预算案都入不敷出,出现了3─ 5%的赤字预算(占GDP的比例)。每年的还本付息,均会占经常开支的10%以上,当石油相关收入剧减后,情况自会恶化。此外,由于一般工作人口的收入不高,也难从个人所得税中获得可靠的收入来源,如在2007年时,个人所得税仅占岁收的8.3%,公司税反而占23%,与发达国家的税收结构相反。

三、政联公司(GLCs):自1970年推动新经济政策以来,公共企业便大量涌现,在1980年代中期达到千家,也为政府财务增加很多负担。只在 1980年代后期,大马也跟着世界潮流大搞民营化,关闭了一些亏损连连的公司,及释放出有利可图的公司的股权,如马电讯,国能等。

整本上言,这些有利可图的政联公司也为政府提供了一些收入,如在2007年时,岁收是为约1398亿令吉,政府的统一综合收入①却为约1625亿令吉。这次的600亿配套中,便有100亿是拨给国库控股(Khazanah Nasional)以增持股权。今后几年,这些GLC的表现如何,也是值得注意的,如在2008年20大GLC的收入便较2007年减了约46亿令吉。

①统一基金(Federal Consolidated Fund)

四、州政府:
大马虽说是个联邦体制国,实则从宪法、行政与财政上言,却是个高度中央集权国。如从120万公务员中,便有约90%为划归为中央,只有约10%为州与地方政府的公务员。在财政上言,13州的总收入只有中央政府收入的约10%,如2007年,13州的总收入只有约134亿令吉。这种偏差现象值得关注。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