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30日星期三

巫统的末路

2008年7月30日
作者-刘镇东

巫统里头还是有很多人相信308大选成绩是特殊的意外。

很少人愿意看看马来西亚人,尤其是马来社群,在过去几十年如何转变,和它在政治上对巫统的错综复杂影响。

这些对巫统坚信不疑者,以为让安华从政坛上消失,给更多钱给F级承包商和甘榜,及「加强党的组织」,就可让巫统恢复它在马来西亚政治曾拥有的统领地位。

上星期,围绕安华发生的连串奇峰凸起的事件,可能是巫统高层角力的表面化。在极度不寻常的情况下,安华在7月15日的电视直播辩论中,获得一名替代首相的礼遇。

安华加速政治改变

但事后回想,1600名警察一天前在吉隆坡广设路障,据说是和逮捕安华的行动有关,以让这名前副首相无法在阔别10年后,唯一一次以正面形象在国家电视台上亮相。

随后安华被高压手段逮捕,把马来西亚拉回到「巫统就是国家」的旧时代。在这种范式下,反对党就是国家的敌人——每当巫统面对威胁时,可以用高压手段来压制反对党。

这些老一派的巫统人很少会领悟到,当安华加速了政治的改变和激化了政治的辩论,人口结构的转化带来长期的改变,最终使巫统湮没。

无论有没有安华,巫统这个出类拔萃的乡区政党,已经发现自己越来越难在日渐城市化和年轻的马来人口中生存。成立60年以来,巫统的不败是因为它极为有效率的乡区组织,模糊了政党和政府的差别。

在甘榜,村长就是巫统分部主席。他的太太通常就是分部妇女组主席,有时他的儿子甚至是巫青团长。

在历史悠久的「十夫长」(ketua sepuluh)制度下,一名巫统党员会「领养」其邻里的10户人家,为巫统连年的大胜垫下基础。

在一个典型的甘榜,村长兼巫统分部主席不但认识每一个村民,还叫得出姓名,他的太太甚至可能知道村民宠猫的名字。

在这样的情况下,当所有的施恩通过村长发放,要不支持巫统是很难的。只有一小撮回教党的死忠支持者,才敢于逆主流,甘冒被排斥的风险。但国家推行新经济政策近40年,并也让马来人前所未有地城市化,如今已经有三分之二的马来人口是住在城市中心。

通常在生活紧张和相对艰难的城市里,很少城市人认识他们的邻居,使巫统的社会控制模式无用武之地。

正如在308大选,约1000万名注册选民中,有570万是马来人。巫统宣称有320万名党员,其中280万是选民。

理论上说,只要所有巫统党员投选国阵,加上少部分的游离票,该党就可控制大多数议席。当然在实际运作上,党员人数可能夸大,也不是所有党员都投选巫统。

但更重要的是,在这个人口平均年龄22岁的国家,有400万马来人还没有注册为选民,他们有80%小过30岁,而其中八成住在城市。

此外,很多甘榜的选民其实在城市地区讨生活。他们只有在退休时,或在佳节期间,或每逢5年一次的大选,才回到乡下。

只要老一派的巫统人对城市政治依旧一无所知,不知道如何接触年轻的一代,它的覆灭只是时间的问题。

没有评论: